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集锦

出彩

点击数:443更新时间:2015-07-17

  《内蒙古日报》(2015年7月7日) 04版

  版式策划:刘芬 制图:刘芬 2015年7月7日 星期二

  校园风貌。

  文化铸魂 大学之道

  ——赤峰学院大学文化建设扫描

  ◎周建军

  知行合一塑品德 满园桃李尽芳菲

  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

  “大学的文化氛围对学生成长与成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赤峰学院的文化建设与国家的教育方针相结合,力争把每名学生培养成有人文气息和科学精神、有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全面发展人才。”在赤峰学院党委书记李春林看来,德乃人之本,文化育人的关键是德育,当代大学生要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学做人紧密结合。种树者必培其根,树德者必养其心。一直以来,学院始终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将其视作学校的办学灵魂。

  走进医学院教学楼,一股浓浓的医学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从走廊两侧一直到教室内,医学格言警句格外引人注目。“医学工作者不仅要有科学的头脑,还要有一颗人文的心。”医学院党总支书记齐建萍介绍,胸怀仁者之心 谨行医者之道,培养学生正确的医德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医学院永恒不变的理念。

  医学院的精心布置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着“医者仁心”的文明启迪。而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分段式教育,以期达到医学与人文融通是培养目标。每年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就是在知名医学工作者的带领下宣誓。护理专业学生宣读《南丁格尔誓言》,其他专业学生宣读《医学生誓言》,让忠贞职守的职业精神铭记在学生心中。毕业时的最后一堂课再次宣读此誓言,谨此嘱托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白衣天使”终身纯洁。在人才培养中,医学院通过不定期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诚信礼貌教育等手段把仁心仁术理念融进其中,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修养。

  道德浸润成为赤峰学院学科育人的底色。每年的开学季是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梁冰最为忙碌的时候。为了抓好新生思政工作,每个班级他都要亲自进行5次思想教育讲座。从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入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高中紧张的学习氛围,到大学相对宽松的环境,在新生思想出现转折的时候,需要将人文理念‘植’入其中,这样才能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打下基础。”梁冰如是说。为给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音乐学院成立了运动竞技类、音乐艺术类、健身健美类等18个各具特色的社团。通过开展积极向上的活动,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增长才干。

  如今,赤峰学院在“厚德博学、务实创新、开放包容、勤勉奋进”的大学精神滋养下,各二级学院的多元学科文化建设异彩纷呈。经济与管理学院,从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出发,更注重学生责任感的培育;计算机工程学院则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打造学生的团队精神……触之无形的学科专业文化已融入到学科专业建设上,在育人无痕中使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得到提升,未来职业素养得到陶冶。

  志愿服务。

  唱响文明主旋律 凝聚青春正能量

  “红山煌煌,金水泱泱,莘莘多士,紫蒙上庠……经世致用参道兮,家国天下文章,文理兼修求真兮,立己达人爰济远方……”眼下,赤峰学院的校歌《紫蒙上庠》刚刚出炉。这首由学院党委副书记于建设作词,音乐学院教师丁延哲谱曲的校歌一经面世,其古朴唯美的歌词和浑厚激昂的旋律就深得师生喜爱,很快就进入彩排,在即将举行的2015届毕业庆典上正式面世。

  这首饱含历史底蕴和人文内涵的校歌是赤峰学院大学文化建设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学院自2003年由5所院校合并组建成立后,在传承与创新中步入了转型发展快车道。尤其近5年来,地处塞北草原一隅的这所高校从名不见经传到声名鹊起,蓬勃发展之势有目共睹。

  5年来,赤峰学院占地面积由502亩增加到780亩,建筑面积由15.9万平方米增加到22.0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从3.92亿元增至6.85亿元。去年,赤峰学院招生录取工作收获颇丰。学校共迎来新生3200人,其中本科生2671人,专科生529人,高出招生计划3个百分点,招生范围也扩大到全国21个省区。

  这化茧成蝶的嬗变背后,与赤峰学院人文与科学相融通,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特色大学文化息息相关。以文“化”人引领师生追求真理,自强不息,润物于无声的文化建设犹如一台“隐形引擎”为学院的发展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赤峰学院代表队荣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学生工作创新项目——历史剧《昭君出塞》。

  赤峰学院大学生创业团队。

  几天前,凝聚各方智慧的赤峰学院新校训:“经世致用,立己达人”正式启用。新校训虽寥寥几字,但字字珠玑,寓意深远。它体现了学院秉持“融入赤峰、服务地方、突出特色、转型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同时也指引着师生立身处世,正确把握学问之道和为人之道。

  赤峰学院自合校重组至今,青蓝续接的德育主旋律与校训精神内涵相契合。为打造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赤峰学院把成立30多年的社科教研部改建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充分发挥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突出马克思主义在办学中的指导地位。

  “新形势下,我们学院的教师探索理论与实际结合,积极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之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一凡说。在每堂课前10分钟,老师都要对国内国际时事进行点评,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例如,现在国家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大学生带来哪些启示?这些有趣的话题吸引学生开始了探索式的理论学习。在具体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6门公共政治理论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结合。以理评析,以史为鉴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深刻理解24字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做到入脑入心。春风化雨,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传道解惑中让浓浓的正能量流淌在校园每个角落。

  眼下正值毕业季,甘露爱心联盟的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正在收集毕业生的旧衣服、书籍等物品,并将其分门别类的整理好捐向贫困地区。如今,在赤峰学院的校园里,像甘露爱心联盟这样的学生社团就有108个,涵盖了科技创新、公益服务、文艺体育等各个方面。社团每学期开展活动600多场,参与人数超过2万人次。多彩的社团活动成为培养学生文化修养、艺术品位、健全人格的“第二课堂”。目前,学校以社团为主体,形成了校园文化节、志愿者服务、书画艺术展等特色品牌活动。这些校园文化起到了凝聚人心、启迪心智的作用,更激发出青年学生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我们不仅要以学生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还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和学习生活的主体,这是我们的信条!”校党委书记李春林说。为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赤峰学院每年暑期都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如今,学院围绕基层宣讲、科技支农、爱心医疗等8大服务主题共派出实践队伍100多支,参与学生累计3万多人次。同时学校还组织100多名优秀学生到红山区、松山区等社区实践基地参加挂职锻炼,让他们在参与和奉献中更好的认知社会。

  医学院新生《医学生誓言》宣誓仪式。

  搏克比赛。

  校园文化节文艺演出。

  打造创新的摇篮

  培育创业沃土

  “这学期我收获不小,我和4名同学利用学校的创新项目支持共同搞了一个‘私家定制’创新项目。”美术学院2012级艺术设计专业陈国强说,“我们就是把所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创意结合起来,对家装进行艺术创作。这个项目共计花费2800多元钱,学校审核通过后能给我们3000多元钱的扶持。”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为赤峰学院的创新发展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去年,学院拿出60万元经费,在全区高校中率先启动了大学生创新教育,搭建了常态化的创新平台。目前,学校已经批准创新项目立项79个,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科技文化创新及社会实践四大类。其中,由学生主持的项目高达32个,占项目总数的41%。学生公开发表的作品、科研成果、发明创造等都可认定为创新教育学分,这样就把创新教育融入到了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创作的大型历史剧《昭君出塞》、外国语学院的“加强英语系社团建设倡导体验式英语学习”项目、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赤峰学院导游风采大赛”等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项目,既表达了新时代青年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也展示了他们奋发进取,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知识经济时代贵在创新,而创新驱动创业则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动力,因此,高校必须把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学院院长雷德荣如是说。去年6月,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赤峰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正式揭牌成立。经过一年的精心运作,孵化基地已有38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驻,项目包括服务、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领域,参与创业的大学生158人。而在这些入驻项目中有27个是赤峰学院在校生,占创业项目总数七成以上。

  詹雄波是会计专业大三的一名学生,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落成后,他成立了学创财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承接了市区20多家小微企业记账业务。“我们的办公场所、设备等都是学院无偿提供,而且学校经常组织开展创业培训与指导,还请来创业明星,给我们讲创业故事、谈创业体会、说创业教训。”詹雄波说,“一边学习,一边经营自己的业务,现如今每月收入3500元以上。明年毕业后就准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公司。”

  谈及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未来发展规划,李春林心里有一盘棋:“基地按照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凝聚社会力量,把它建成功能齐全、服务优质、运营高效的商业化大学生创业实战平台。今后,我们还要以此基地为基础成立创业学院,为大学生创业建立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创业孵化四位一体的链条。”

  雨露丰足,百花齐放。在丰厚人文沃土的滋养下,赤峰学院师生凝心聚力正朝着“建成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高地和科技文化创新基地”的目标奋进,一所区域性、应用型综合大学正呼之欲出。


版权所有:赤峰智能教育网 copy 2005-2010总裁:柴春泽常务站长:高颖E-mail: cfccz@263.net 电 话:13704765925(专收短信)站长:赵杰电话:0476-8666066 8668099

技术支持:启天网络蒙公网安备15040202150519号蒙ICP备20002477号蒙网警:1504020101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