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集锦

心路——教育与裹脚布

点击数:418更新时间:2015-04-22

  博主按:真正的教育应该关注什么?我以为首先要关注孩子的生命,把孩子逼疯了,把孩子逼着跳楼的教育绝对不是“幸福教育”。

  心路(722)——教育与裹脚布

  文/罗日荣 2015年4月22日

  阅读胡适先生的《慈幼问题》,胡适在文章中谈到了旧社会女性裹脚的事情,女孩的父母为了孩子今后找个好婆家,为了孩子的“终身幸福”,只能忍痛让孩子裹脚。女孩子到了四五岁,母亲便把她的脚裹扎起来,小孩疼得嚎嚎大哭,母亲也是眼泪直流。然而,痛归痛,把脚弄为残疾的目的不是为了别人,也是孩子的“终身幸福”!如果女子的脚不是“三寸金莲”,长大之后很难找个好婆家,幸福生活也就无从谈起。父母这么做,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女性裹脚起源于什么时代,中国人早就糊涂了,有的说是商纣时期,有的说是隋炀帝时期,有的说是五代时期,有的说是北宋时期。无论起源于什么时代,但为了孩子的幸福,做家长的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是愈演愈烈,到了元明清时代达到顶峰。然而,这种绝人性、无天理终究是要遭到唾弃的,清太宗皇太极下令禁止妇女“束发裹足”。顺治十七年,规定有抗旨缠足者,其夫或父杖八十,流三千里。康熙三年(公元1664)再申前令,但此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停止,到康熙七年(公元1668)只好罢禁。 1912年3月13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发布命令通饬全国劝禁缠足,不缠足运动更加轰轰烈烈地在全国展开。中国缠足风俗的完全消失最晚则要到1940年代甚至1950年代以后,这就是当年女性裹脚的故事。

  裹脚,也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种灭人性的背后,是父母对于女子幸福生活的追求。这就让我想起来当下的教育。为了孩子将来有“出息”,众多家长不惜把孩子送进高考加工厂,接受最严酷的考试训练,以图换取一张满意的“录取通知书”。至于孩子在学校受的苦,却很少有人去在乎了,家长辛辛苦苦这样,用一句话说:为了孩子。老师们夜以继日、披星戴月的工作,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为了孩子。就如同当年负责裹脚的妈妈一样:为了孩子。

  前些日子,邢台胡子宏老师写了一篇《揭开素质教育的画皮》,文章写得非常精彩,点击率与转载率非常高。文章较长,通篇读下来,我再一次看到中国式家长的背影。

  胡老师在文章中说:“孩子们,我们想一下,我们属于哪个社会阶层呢?像我和一批同龄人,大约属于小康阶层的上端,或是富裕阶层的下端。如果你在农村,或者你父母是开个小店,外面打工挣钱谋生,那么,毫无疑问,你就属于温饱阶层或贫困阶层。孩子们,你愿意过上幸福的生活吗?你愿意你的爸爸妈妈那样去打工吗?你想超过你爸爸妈妈的社会阶层吗?请观察一下较高社会阶层的素质吧。那就是,学历高,文化层次高,谋生技能高。怎么才能学历高呢?怎么才能文化层次高呢?这个跳板和渠道是什么呢?高考。”

  胡老师的话,让我马上想到了裹脚布。孩子你想要幸福吗?想,那就必须裹脚,因为没有三寸金莲,你是不可能有幸福的。孩子你想要幸福,想,那就必须取得高分数,因为没有高学历,你是不可能有幸福的。

  最近,衡水二中为了防止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而跳楼,所有栏杆都装上了不锈钢网,有人形象的将这高考加工厂比作监狱。有人站出来要求解放妇女的脚,自然会有人站出来为妇女裹脚助威。网络上有人写了这么一篇文章《衡水二中教学楼全安装铁栏有何不可?》,文章说:“甚至有人说,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我觉得这更是放屁话。你想要啥治标又治本。中国的国情你难道不知道么?考大学分数至上,一切考分数说话,这种情况下,你让学校怎么办?父母追求分数,学校追求分数,学生也追求分数。学生的压力就出来了。在不能改变教育大环境的情况下,难道连做最起码的防护措施都有错么?”

  作者的反问实在毫无力量,我们的教育,首先要明白教育是为了什么?学生压力大、上大学需要分数,学校追求分数,但不见得人人都追求分数,那些跳楼的学生,他们死都不怕,就怕那逼死人的分数!这是教育吗?是那种“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教育观念害了多少人?

  为了争取妇女“放脚”,从皇太极到孙中山,前后经历了大约400多年!当功利教育愈演愈烈的时候,要将学生从功利教育的裹脚布里解放出来,前后需要经历多少年?这还是个未知数,要想完成这个伟大的目标,首先得有思想的启蒙,很庆幸当今教育界有了这样的思想先驱,只是这声音还是太小、太弱;其次就是就改革学生的评价方式,抛弃当下这种一切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方式;再次就是要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不要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当下教育,对于学历的追求就如同当年对于“三寸金莲”的热捧,重学历,轻能力,结果培养出来的人如同那“三寸金莲”的小脚,既不中看,更不中用!只能满足某种变态欲!

  什么时候,抛弃功利教育体制这又长又臭的裹脚布,中国的孩子才能得到重生,中国才真正有复兴的希望。一个占全球六分之一人口的大国,却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大师,中国的教育到了需要“放脚”的时候。

  最近,有人大谈什么“幸福教育”,我觉得很搞笑,为了所谓的“幸福”,有些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早上六点开始学习,晚上十一点才睡觉,有些老师甚至鼓励孩子晚上拿手电在被子里读书,这是教育吗?这样的教育到底有没有关注到孩子,关注到孩子的心灵,关注到孩子的一生?很少有人去思考,有的人以为只要孩子分数提高了,将来考个好学校就是“幸福”了。真正的教育应该关注什么?我以为首先要关注孩子的生命,把孩子逼疯了,把孩子逼着跳楼的教育绝对不是“幸福教育”。


版权所有:赤峰智能教育网 copy 2005-2010总裁:柴春泽常务站长:高颖E-mail: cfccz@263.net 电 话:13704765925(专收短信)站长:赵杰电话:0476-8666066 8668099

技术支持:启天网络蒙公网安备15040202150519号蒙ICP备20002477号蒙网警:1504020101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