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多彩人生

<君子之风,诗家之文>高云华

点击数:469更新时间:2013-03-06

  君子之风,诗家之文

  —我读秦效波

  高云华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爱莲说》有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文苑又放一花,莲花,即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我读学兄秦效颇同志其人其书,以“君子之风, 诗家之文”概而括之。作者原本是早在国家冶金研究院出了名的冶金专家,后来的赤峰冶炼厂即有其一份创建之功。退休之后,退而不休,离开本行,改操文业,砚耕不綴,笔走龙蛇。四年来,《琼林旧事》出版在前,《大漠风尘》继之于后两部书共收散文二百三十九篇,计四十八万字,平均每年十二万,每月一万。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甘霖冬有雪。年景不错,创获不小。我们钦佩于作者的,当然不仅使作品的数量,主要是质量。作者自我介绍说:“我是一名冶金工作者,除了专业技术之外,有时也旁学杂收摭拾一些掌故,发表一点议论,好比锅烁匠,往往好捡一点破铜烂铁,回收一些废旧金属,虽是再生产品,却也五彩缤纷。”剔除作者自谦的成分,我以为“旁学杂收”、“五彩缤纷”,大体上可以概括这两部书的基本特点。

  精英荟萃(人物);

  精华汇集(题材);

  精彩纷呈(词章);

  堪称精品(质量)

  文章感人赖真情。

  秦效颇同志这两部散文集的一个显著特点正在那种发自肺腑、倾注笔端、渗透纸上纸下、浸润字里行间的无处不在、无往不遇的诗情——对山川形胜的热爱赞美之情;对人物风流的追慕緬怀之情;豆蔻年华,同学少年,情窦初萌,浑然不觉,至纯至洁的恋情;姐弟终生身处异域他乡而以诗词唱和、书艺交流相勉慰的手足之情;师生情,朋友情,长幼情;爱国、爱世、爱人生的大善之情;陌生之人也有情,路遇之人也有情。人间善心善缘,举举皆为情。

  难得的是,作者写情,不是浮泛空洞地发议论,不是矫饰地为文而造情,而是生动的人物形象、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幽默风趣的语言来传情。缘物兴怀,触景生情,完全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像晨露滴翠,如石潭澄碧,似山溪鸣涧。作者以古 典诗词、对联、书画的情韵和功力来写散文,独具感性、理趣、语言和艺术技巧等诸多方面的优势,使其散文具有一种美文的色彩=所以,我很赞同老诗人李野光先生对秦作的评价诗话情趣,自传色彩,小说成分,散文体裁。”

  作者自我介绍说我是一名冶金工作者,除了专业技术之外,有时也旁学杂收,摭拾一些掌故,发表一点议论,好比锅烁匠,往往好捡一点破铜烂铁,回收一些 废旧金属,虽是再生产品,却也五彩缤纷。”

  剔除作者自谦的成分,我以为“旁学杂收”、“五彩缤纷”,大体上可以概括这两 部书的基本特点=

  精英荟萃(人物);

  精华汇集(题材);

  精彩纷呈(词章)。

  堪称精品。

  文章感人赖真情。

  秦效颇同志这两部散文集的一个显著特点正在那种发自肺腑、倾注笔端、渗透纸上纸下、浸润字里行间的无处不在、无往不遇的诗情——

  对山川形胜的热爱赞美之情;

  对人物风流的追慕緬怀之情;

  豆蔻年华,同学少年,情窦初萌,浑然不觉,至纯至洁的恋情;

  姐弟终生身处异域他乡而以诗词唱和、书艺交流相勉慰的手足之情;

  师生情,朋友情,长幼情;

  爱国、爱世、爱人生的大善之情;

  陌生之人也有情,路遇之人也有情。

  人间善心善缘,举举皆为情。

  难得的是,作者写情,不是浮泛空洞地发议论,不是矫饰地为文而造情,而是 ..生动的人物形象、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幽默风趣的语言来传情。缘物兴怀,触 景生情,完全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像晨露滴翠,如石潭澄碧,似山溪鸣涧。作者以古兵诗词、对联、书幽的情韵和功力来与散文,独具感性、理趣、语目和艺术技巧等诸 多方面的优势,使其散文具有一种美文的色彩。所以,我很赞同老诗人李野光先生所作的评价诗话情趣,自传色彩,小说成分,散文体裁。”文学毕竟是人学。由人来写,写的是人。“为人”决定“为文”。作家的素质决定着作品的水平。

  任何一位作家的成功,其决定的因素总是多方面的,不会是偶然的。对秦效颇同志来讲,我觉得有三种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一是家学渊源的滋育。

  fi2

  湖湘是人杰地灵、藏龙卧虎之地,近现代史上的名人不可胜数。作者出生于湖南宁乡的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其祖父是左宗棠的红笔师爷,代代有秀才,有的中过进士 3作者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天资聪颖,慧英机敏,潜心力学,敦尚气谊,培固了日后成长的根本,铺垫了成人成才的基础,养成了中正平和、圆润通达 的性格,这使他在此后一生的接人待物中始终恪遵君子之道,保持君子之风,帮助他渡过一道一道的难关。

  二是生活源泉的赐予。

  一九五四年,风华正茂的秦效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长沙工业专科学校。他本来是完全有把握留在湖南的,为了满足一位同学照顾家庭实际困难的要求,他把自己这个分配名额“风格”了。结果“因祸得福”,有幸被分配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正当他意气风发地进行科研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时,这位二十二岁的模范团支部书记却因仗义执言而被划为“右派分子”,发配边疆寄身绝塞,真乃不胜风云变幻、今昔聚散之感!

  不过,到处都有好心人。几位领导人在政治上保护他,在工作上重用他,在生活上关心他。在内蒙古西部工作的四五年间,先后有几位很不错的女性对这位相貌英俊、气质不凡、吃苦耐劳、颇有本事的青年技术员表示过爱慕之情,为别人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生存条件考虑,他都“忍痛割爱”了。作者对这些好心人终生心存感激,这在《大漠 风尘》中有生动具体的记述。因了自己坚持不懈地争取,也因政治气候的改变,他的右派帽子总算摘了。一九六二年,调到赤峰

  红花沟金矿,仍是技术员。好景不长,在一九六六年 掀起的那场更大更猛烈的政治风暴中,这个“摘帽国文联版社-九九九年六月版。右派”、“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海外关系”的“反动学术权威”又被打成现行反革命.下放矿井劳动改造了十二年。这十二年正是他一生的黄金年龄段。

  就在他颠沛流离、忍辱负重的漫长岁月里,父亲和三位叔父先后客逝于台湾。 知书达理、听天由命的母亲也带着铭心刻骨、无法弥补的遗憾安详地离幵了人间。

  人生千种梦,

  梦醒在何时?

  人生万条路,

  倒下在何地?

  不要说山太高、路太险,

  一百年过后,

  山尖尖也是平坦地;

  不要说风太大、浪太急,

  酸甜苦辣真滋味,

  全在那风浪里。

  人生一趟不容易,

  不容易。

  ——电视剧《顾炎武》主题歌

  尘埃落定,作者先后当过矿长,作过处级的政府官员,任过公司的经理。不管是当初陷身逆境,还是后来举步坦途;不管是山重水复,还是柳暗花明,都能坦然视之,泰然处之,置心澹定,自贵其生,就像本文开头说的君子之风——莲花似的,出于淤泥,不染淤泥;濯于清涟,本色不变,“中通外直,不蔓不 ^.香远益清,亭亭静植”,一派君子风范!

  当我们大体了解了作者的经历之后,也就不难想见,作者以往遭受了怎样的生离死别,走过了怎样的坎坷泥泞,经受了怎样的风霜雨雪,饱尝了怎样的苦辣酸 :也就不难想象社会生活这座大焙炉怎样熔炼了他的思想和情感,怎样锻冶了他的信念和风骨,怎样铸造了他的灵魂和品格;从而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作者能在他的两部书中写了那么多的好人(《琼林旧事》一书四十位,《大漠风尘》一书一百名,加上作者本人,计一百四十一个),反映了那么丰富多彩的生活,表现了那么多“右派”、“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海外关系”的“反动学术权威”又被打成现行反革命.下放矿井劳动改造了十二年。这十二年正是他一生的黄金年龄段。

  就在他颠沛流离、忍辱负重的漫长岁月里,父亲和三位叔父先后客逝于台湾。 知书达理、听天由命的母亲也带着铭心刻骨、无法弥补的遗憾安详地离开了人间。

  人生千种梦,

  梦醒在何时?

  人生万条路,

  倒下在何地?

  不要说山太高、路太险,

  一百年过后,

  山尖尖也是平坦地;

  不要说风太大、浪太急,

  酸甜苦辣真滋味,

  全在那风浪里3 人生一趟不容易,

  不容易。

  - 电视剧《顾炎武》主题歌

  尘埃落定,作者先后当过矿长,作过处级的政府官员,任过公司的经理=

  不管是当初陷身逆境,还是后来举步坦途;不管是山重水复,还是柳暗花明, 1都能坦然视之,泰然处之,置心澹定,自贵其生,就像本文开头说的君子之 ^——莲花似的,出于淤泥,不染淤泥;濯于清涟,本色不变,“中通外直,不蔓不 5,香远益清,亭亭静植”,一派君子风范丨

  当我们大体了解了作者的经历之后,也就不难想见,作者以往遭受了怎样的 三离死别,走过了怎样的坎坷泥泞,经受了怎样的风霜雨雪,饱尝了怎样的苦辣酸封;也就不难想象社会生活这座大熔炉怎样熔炼了他的思想和情感,怎样锻冶了 1的信念和风骨,怎样铸造了他的灵魂和品格;从而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作者能 誃在他的两部书中写了那么多的好人(《琼林旧事》一书四十位,《大漠风尘》一书 一百名,加上作者本人,计一百四十一个),反映了那么丰富多彩的生活,表现了那么深刻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蕴涵着那么深切的真情,闪射着那么真善美的人性之光了 !

  三是文化力的积累。

  文化实力即“文化力”。文化传统是民族的血缘. 是民族本性的显现。一个人的文化力、文化修养,是他 的人格力量的凸显。有文化实力,当然有人格魅力;有文化魅力,当然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秦效颇同志的这两部作品之所以引人入胜,之所以耐读,之所以受到读者(特别是知识界读者)的欢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读作者的两部散文集,我们会感到,作者学养深厚,知识面很宽。他在历史、地理、文学这三方面所达到的知识水平并不是这三个领域的一般专家都能超越的。他的书画和诗词作品,曾使台湾的文学教授刮目相看。两书中由作者自貌或直接徵引的诗词、楹联、典故多达三百七十八则,这显然不是随便哪一个作家都能来得了、做得到的。

  秦效颇同志成为学者型的散文家,除了天赋之外,除了他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之外,还在于从他参加工作到现在的四十年来,“除了专业技术之外,有时也旁 学杂收,摭拾一些掌故,发表一点议论……”实际上,不是“有时”,而是持之以恒;不是“发表一点议论”,而是经常有诗文、论文、书法作品见诸报刊。天道酬勤。“杂学”变成了博学。只因“君子务本”,专心于本行,而把读书写作只当作一种馀事、一种副业。也许作者浑然不觉,自己早已具备了散文作家的素质,准备了进行文学创作的有利条件。待到退休了,身心自由了,时间和精力都是自己的了,于是展纸握管,尽情挥洒了。于是,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工作中心”的转移,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理有固然、势所必至地成了作家。其文如流云舒卷,其情如流水潺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正如当年郭沫若先生在《〈鲁迅诗稿〉序》一文中所说的:“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 ……鲁迅先生也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功夫使然。平庸如我辈,弄了一辈子文字也没弄出啥名堂来,究其因,盖在“麻袋片儿上绣花——底子太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秦效颇同志还有创作长篇小说的计划,他的诗词和楹联作品也有单独结集出版的价值。我祝他遂心如愿。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改讫于赤峰


版权所有:赤峰智能教育网 copy 2005-2010总裁:柴春泽常务站长:高颖E-mail: cfccz@263.net 电 话:13704765925(专收短信)站长:赵杰电话:0476-8666066 8668099

技术支持:启天网络蒙公网安备15040202150519号蒙ICP备20002477号蒙网警:1504020101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