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集锦

谈用什么标准来检验上山下乡是否正确

点击数:732更新时间:2014-04-05

  谈用什么标准来检验上山下乡是否正确

  李继明

  1955年毛主席发出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指示,从此,国家开始号召城市知青到农村去走上山下乡道路。文革中,1968年12月22日,毛主席再一次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形成运动,再掀高潮。10年时间,全国有1700多万知青奔赴全国广大农村,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同时知青在广阔天地里也锻炼了自己。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文革结束。1980年中央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中华大地前后经历了25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旷古未有,声势浩大的青年下乡锻炼运动。现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远去我们30多年了,今天,我们回顾那段历史,研讨那段史料,究竟用什么标准来评价那段历史?评价知青运动的功与过,正确和错误,大家站在不同角度,各抒己见,虽结论不一,但持肯定态度者还是占多数。我作为亲历那个年代的老知青,也想参与其中,用自己的观点去谈知青下乡是否正确。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虽结束多年,但大家对这场运动对、错的争论,始终没有中断。我认为:“人们评价和检验知青运动是否正确,其结论和他对知青运动认识,看问题方法相一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国家的一件大事,检验它是否正确的标准,应主要放在,是否促进了当时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对建设边疆,巩固边疆,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和国家安全,是否起到重要作用?对知识分子劳动化,锻炼培养革命接班人,是否有利?我们只有从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高度和角度,评价和检验知青上山下乡是否正确,这才是正确方法。我认为;“毛主席治国具有,大胆略,大气魄,大智慧,高屋建瓴,非寻常政治家和经济学家能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毛主席治国,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是正确的,成效是显著的,问题是存在的,但不影响知青运动功绩的主流。”检验知青上山下乡是否正确?我想具体从劳动,实践,经历,情感四个方面谈它的正确性。知青运动实践的精髓,我觉得对今天国家的发展,干部队伍的防腐,社会的长治久安,仍存在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一切,但自古以来,统治阶级就鄙视体力劳动,孟子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是几千年封建社会遗传下来传统观念。毛主席非常注重体力劳动对人思想改造的作用,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共产党要做到一点,首先共产党人需要永保劳动人民本色。劳动人民本色,首先是热爱劳动,干部队伍劳动人民本色的缺失是先从脱离劳动开始的,共产党只有永远置身于人民之中,而不是置于人民至上,当官做老爷,作威作福,共产党才能千秋万代江山永固。毛主席要求干部参加义务劳动,参加生产劳动。毛主席把干部参加劳动看做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干部通过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才能深入到群众中了解情况,掌握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保持良好的干群关系。延安的大生产运动,全党干部和群众争当劳动模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延安人民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劳动作风体现着延安作风。干部参加劳动,毛主席不但这样要求全国广大干部,而且身体力行,大生产运动时毛主席同样有生产任务。建国后,北京修建十三陵水库时,毛主席在百忙中还安排时间去水库工地参加劳动,朱德、刘少奇、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也和水库全体民工一样铲土挑担。毛主席在1968年10月5日发表了”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要分批下放劳动。”从时间上看,毛主席这个指示比1968年12月22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还提前发表两个多月,干部下放劳动,知青上山下乡,两项指示为什么在短时间内集中先后发表,这证明毛主席两个指示是一个战略措施,就是用劳动改造干部,改造知识分子思想,防止特权阶层产生,缩小三大差别,进一步促进社会平等。

  毛主席对待自己的子女也很注重劳动教育,如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后,毛主席并没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留在中央机关工作,而是让他到农村参加土改,参加劳动。还让他到劳模吴满有家学种地,让毛岸英上“劳动大学”。李纳是毛主席和江青的女儿,大学毕业后,1970年毛主席同样让李纳到江西井冈山“五、七”干校参加劳动锻炼。李纳在"五、七"干校结识了一位工农出身的年轻人,并且相爱。出于李纳身份,当时干校领导出面干预她们婚姻。李纳执意坚持,上书父亲,请求结婚。毛主席毅然在信上批示“同意”。毛主席没有把自己的女儿看得比工农家庭的孩子高出一等,毛主席身为国家领袖,没有丝毫门第观念,儿女婚姻大事,毛主席把自己的身份和工农等同起来,与工农家庭做亲家,毛主席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人,这就是毛主席的伟大之处,也是毛主席平凡之处,毛主席永远受劳动人民所敬仰。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我认为;毛主席就是让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劳动,去吃苦,去锻炼,去和劳动群众相结合,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成长。这是毛主席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措施。毛主席这是对青年,对子孙后代的真爱和大爱。我们现在很多家长不明白劳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反认为劳动是下等人做的事,一提劳动就和没出息等同起来。家长千方百计让孩子在顺境中,在溺爱中,在物质丰厚的舒适环境中成长,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对子女的爱,这是大错、特错的教育理念,它使众多像李、梦之子李某某这样聪明的孩子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毁掉了孩子的前程。这样沉痛的教训,其中有家长的责任,也有社会的责任,因为现在劳动光荣社会不那么提倡了。

  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中要吃苦,毛主席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有这么一段话:“知识分子要和群众结合,要为群众服务,需要一个相互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许多痛苦,许多摩擦,但是只要大家有决心,这些要求是能够达到的。”知青在下乡参加劳动时要吃苦,要遇到许多困难,这是毛主席早就告知青年要经历的过程,也是今天知青表述最多的过程。一部分伤痕文学,伤痕影视剧更细化了这个过程,这是不奇怪的。也有一些人,把在农村和农村姑娘或小伙结婚,说成是吃亏上当,我觉得欠正确。这是“渴望”电视剧中王福生理念,逆境中得到温暖和帮助,在顺境中又要抛弃,不是真爱。我们只有正确的理解劳动,才能公正地评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性。我们今天应反思蜜罐式教育后代的方式是否正确?还要反思现在干部队伍“四风”不正问题,腐败问题等等和我们对干部队伍不再强调参加劳动,是否存在关联?

  二、实践增长才干。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写过,我认为人生要读好两本书,一本是学校的文化课本,一本是社会大学的实践课本,两本书都要读,两本书同样重要,偏一不可。学生不出学校门,就是读书读到博士后学生仍然是幼稚,不成熟的,他们缺乏分析问题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因为书本的东西是不能照搬到生活中去的,人任何创造发明的灵感都来源于实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社会实践的大学中增长见识和才干,知青通过参加农业劳动,强健了身体,知道了粮食是如何种出来,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懂得了爱惜粮食,不再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知青面对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也激发了众多知青立志改变农村的志向,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知青在农村,生活上要烧火做饭,挑水打柴、洗衣服,缝缝补补等等,有些需要自己动手,有些需要互相帮助。这些都增强了知青们生活自理能力和集体观念。知青平时常写家信和同学间书信往来,谈农村生活,倾诉思想情感,反应农村真实生活,这在客观上也提高了知青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现在有些知青珍藏书信编辑成书,读起来有快乐,有痛苦,有志向,有担当。知青过年独自或结伴回家,大家都有很强的家庭观念,那时知青虽经济条件有限,但多少都惦记着给父母买一些东西,给兄弟姐妹带一点特产。知青在回家的路上,更多的接触社会,接触社会不同人群,了解社会信息,增加见闻。有时还要和社会不同人群打交道,增强了知青的办事能力等等。农业劳动,社会实践是在学校书本上是学不到的东西,知青在社会实践中,首先实实在在学到的是人的生存能力,这也是知青群体潜在的发展能力。很多知青还从中悟出了很多人生道理,在进城后的工作和仕途发展上有了思想根基。通过下乡使知青这一代人变得更成熟,更能吃苦,更现实,更有责任感。

  很多知青通过下乡实践,对知识的渴望更加强烈,他们在劳动之余挤时间,自学农业科技知识和自学文化课程。总之,边学习,边劳动,这些知青有被社员选送成为工农兵学员,有文革结束后,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参加高考被录取成为新一代大学生,学习、实践、再学习的知青都有了更好的发展,没有继续求学的知青也都成为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一代城市建设者。

  现在青年学生从校门到社会,在校社会劳动,社会实践几乎是零,大学生毕业就业难,难就难在缺少实践经验,也许我们能通过上述知青运动实践,从中得到一些借鉴经验。

  三、人生经历。人生经历是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个人发展和教育后代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外行不能领导内行,没有哪个行业的工作经历,在哪个行业中就属外行。如果是一位国家高级领导,人生经历就更重要了。现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在农村调研时,不管是盘腿坐在农家的炕上或是和农民交谈,还是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土地墒情和苗情,或者向身边农村领导发问,让人看着都是那么自然,懂行,是农业方面的行家里手,他们到农村调研不走过场,凭着他们的农村经历在农村基层掌握的是第一手资料。这就是领导全局的能力,人的能力和人生经历有着密切联系。古人有“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之说,这也是讲人要有所作为,要有各种经历,受各种磨难,这样才能胜大任。

  知青与共和国同命运,文革前、后,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沟沟坎坎知青都赶上了,人生经历打造了知青群体吃苦耐劳,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性格,他们挺直腰板,勇敢面对人生,国家在前进,知青一代奉献不止。

  四、情感。谈到情感,我很想先讲邢燕子、董家耕两位知青,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的一些感人故事。1964年12月下旬,邢燕子、董家耕作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邢燕子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开会时,是毛主席领着邢燕子的手走上主席台,领到前排座位上,让邢燕子坐下,毛主席才走回自己的座位上。邢燕子作为知青,在农村做出了一点点成绩,并没有多大功劳,毛主席对知青邢燕子的礼遇之高胜过了战火中拼杀出来的干部。会议期间,恰逢12月26日毛主席71岁生日,工作人员在大会堂为毛主席摆设了三桌生日宴,参加宴席的人员有朱德、刘少奇、周总理等一些国家领导,还有邢燕子、董家耕两位知青及陈永贵、王进喜等一些工农代表。毛主席没让自己的子女参加他的生日宴,毛主席是这样和在座人讲:“今天没让我的孩子来,他们是吃蜜糖长大的,不下乡,不配……。”毛主席让邢燕子坐在自己的右手边,让董家耕坐在自己的左手边,两位知青坐在主席的两旁,毛主席在席间怕两位青年吃不饱,还给邢燕子和董家耕夹饺子和烧饼。我看了邢燕子﹑董家耕和毛主席这段故事后,感想万千。毛主席的生日宴,不让自己子女参加,却安排两位知青坐在自己左右,在毛主席的心中,把下乡和不下乡问题看得是何等的高又何等的重啊。在毛主席一生有数的几次生日宴中,这样安排人员座次,我想应该是有很深含义的。毛主席对董家耕说;“在农村有这么多文化可以办点事。”这也是在鼓励全国知青在农村发挥作用,毛主席对知青有着深深地厚爱,有着浓浓的情感。

  情感很重要,一位领导如果对农民兄弟有很深地情感,待农民像亲人,他会全身心投入为农民服务,想农民之所想,帮农民之所需,绝不会做出伤农害农的事。人民现在呼唤焦裕禄,我认为;“焦裕禄精神的宝贵之处在于他对群众的情感到位,焦裕禄待群众像亲人,情系群众,做事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一生甘做人民的公仆。”

  知青上山下乡在农村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劳动和农民建立了深厚感情。知青这个群体,文革后陆续返城,虽然知青人脱离了农村,但很多知青仍心系农村,他们定期不定期的回农村看望乡亲,还有很多知青不断为第二故乡无私做奉献,办了很多好事,实事,为农民奔小康仍在尽力。这都是知青对农民的情感,是现在社会的正能量。有很多知青后来工作走上了不同的领导岗位,他们吃苦耐劳,工作扎实,密切联系群众,可以说很大程度得益于知青年代的下乡经历和所受到的教育,这些都足以证明知青下乡的正确。

  知青下乡是否正确也有不同声音,这是正常的,人们看问题的出发点和视角不同,结论也不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否正确,我想国家迟早也会出台一个公正结论,老知青和所有关心知青事业的人都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农村的发展,农村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知识人才,这一点不容置疑,知识青年不再上山下乡,农村知识人才的来源问题,仍是摆在经济学家和我们面前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版权所有:赤峰智能教育网 copy 2005-2010总裁:柴春泽常务站长:高颖E-mail: cfccz@263.net 电 话:13704765925(专收短信)站长:赵杰电话:0476-8666066 8668099

技术支持:启天网络蒙公网安备15040202150519号蒙ICP备20002477号蒙网警:1504020101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