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集锦

知青文学(18)

点击数:448更新时间:2016-07-07

  知青文学(18

  2016.7.2星期六(18)

  让历史告诉未来

  ——《知青文学》感恩五十余位作者和广大读者扶持走过百余日

  非常感恩,也非常欣慰,在《知青文学》刚刚诞生仅百余日之际,经常为本刊撰稿者已达52位,其中,国家级作协美协诗协等3位,省市级10位,大多具有自己的成名作!

  年近古稀的黑龙江省知青作者肖向红对电脑并不熟悉,请女儿帮忙给《知青文学》邮寄她自己撰写的稿件,当她亲见自己的作品《百元大钞传奇》(经改编)刊载在《知青文学》里,来信说:

  投稿信箱

  mailto:2123667221@qq.com

  肖向红 20:52:14

  姚老弟,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这是你自己的作品,我敬重你。你的知识很深,写得真切,我喜欢你的作品。

  多谢了,没想到登上我的名字,老弟辛苦了、知青文章我又写好3篇、正在打印、不知你能否用上、如有不足处请老弟指出、大姐麻淄改正。

  太谢谢了、大姐夕阳年里还能出彩、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姚老弟,来日方长。

  天津知青喻晓梅@我并给我留言:“看见您编写的文章了,已转发给我的好友!”

  辽宁知青作者赵戈来信说:“关注知青文学,领略人生真谛!”王文贤加我好友之后说:“我QQ里的文章诗歌你随便选!”

  广州、南京、天津、沈阳、郑州等地知青作者与我反复争论稿件,直到完美无误!

  天津知青曹先生来信说:“我要出诗集。”

  我回复:“您要出版诗集还是在《知青文学》刊载诗集我都乐意帮忙。”

  他回答:“我要把QQ里的全部与知青相关的作品刊载在知青文学里……”

  肖向红等知青作者和读者的来信不仅是对《知青文学》的鼓励,也揭示了一个事实:知青渴望写作,尤其渴望把他们积蓄在心里近大半辈子的人生感悟,趁还“记得起,写得出”之时,倾诉给他们的知音。不经意间,《知青文学》担当起知青的知音,也正努力把知音传播给知音。

  无可非议,知青历史是我国独有,今后不会再有的巨大财富!无需赘言,知青作者大多年近古稀!把知青的肺腑之言挖掘出来就等于把知青历史留给后人,让世人懂得:为什么知青是人类历史上勇于担当的一代人!正如《百元大钞传奇》的主人公“梅姐”,她自己的婚姻还悬而未决,后半生不知咋过,却替“琴”促成了美好姻缘,就连小猫小狗都舍不得让它们流落街头!这就是知青!这就是知青一生历炼铸就了的“尽微薄之力为国家为民族为他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特定性格!颇具代表性的是知青柴春泽,他所下乡的内蒙古玉田皋村民把知青奉为玉田皋人心里的丰碑,当年,他冒着极大的风险和村民一道在盐碱地里种出了大米,直到今天,无论柴春泽定居在哪里,玉田皋人都会背着刚刚磨出来的新大米送到柴春泽家里!直到今天,柴春泽的年龄也往古稀上数了,但他不仅建立了联盟网站并将其中最为重要也颇有名气的《综合资讯》腾给《知青文学》!那是柴春泽用自己的工资和退休金建立起来并发展至今,供知青畅所欲言且分文不取的一块知青家园!当然,我本人的年龄也是往古稀上数了,扪心自问:我自己无时不刻都在想把自己的心里话倾吐给知青朋友,拿自心比人心,哪个知青没有这个愿望呢?!

  辽宁知青张福太也已年近古稀,他一直想把憋在心里40多年的老队长救了女知青性命的事弘扬于众。当他得知《知青文学》专门刊载知青故事时,特意从居住地沈阳市赶往下乡地抚顺市清原县井家沟村自费采访了老队长的女儿,并写出特写《怀念井家沟》,他来信说“不吐不快!吐了真快!”但当他得知老队长已经不再人世时如鲠在喉,好半天才说:“我还是来晚了……”

  请原谅,我不得不用“抢救”这个我也不愿意用的字眼,但事实是,时间不会因为任何理由而多给知青一秒!年近古稀的知青也不会坐等有人把路铺好了再去倾诉!

  简言之,知青把各自的心里话倾吐给《知青文学》就等于抢救出那部分知青历史!

  当我写完此稿,正要关闭电脑,稍事休息时,又收到王振国(内蒙古知青作者,著有《我的父亲》一书,曾任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地震局长)推荐温玉峰(内蒙古知青,曾任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副旗长)刊载在《阿旗文化》中的报告文学《寻梦》,《阿旗文化》总编晓鑫得知《知青文学》意欲刊载时,首先表示愿意割爱并与温玉峰联系,温玉峰欣然愿做《知青文学》撰稿人,并又将其新近撰写的对《寻梦》情之未尽的续作《梦中的故乡》奉献给知青朋友共享,“铃——”邮箱铃又响了,打开一看,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知青平安以其细微笔触描写知青以勤劳和智慧克服艰苦环境的力作散文《金钱所买不到的》……

  此时,一股热浪涌上心头,那热浪直让我热泪喷涌!我唯一的念头就是心动嘴动不如马上行动!

  美中不足的是我的水平有限,但我相信有千万知青朋友的支持、鼓励和鞭策,《知青文学》会和所有知青一道甘于奉献,尽职尽责,以勤补拙,填补尚不完全的知青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姚福生)

  我所知道的《柴春泽日记》

  高颖

  盘锦杨义:组织青年学习,培养革命事业可靠接班人。

  辽阳县王连成:打好青少年争夺战。

  昭盟喀旗汤永东:当一辈子贫下中农的赤脚医生。

  新宾县罗圈大队孙梅:扎根农村志不移,一生献给毛主席。(招工到东北工学院后写5份血书申请又回到农村)

  昭盟左旗吴国芹:毛主席挥手我前进,扎根农村志不移。

  盘锦苏家大队朱白:做贫下中农欢迎的赤脚医生。

  昭盟阿旗马英:扎根牧区干革命,誓作革命接班人(1991年8月26日,瞒着家人、老师下乡到阿旗)。

  中会讲用后分组讨论。

  陈政委讲:铁岭一个县,两万多知识青年,咱们一个盟也没有铁岭一个县人多,铁岭地区是8万多吧?

  下午全体代表祭扫烈士墓。

  讨论发言人:汤永东、王银刚、王金义、吴国芹、马英。

  昭盟组联络员、盟“五七”办军代表申瑞通知:明天开始大会讲用。

  1972年11月26日

  11月23日上午,开始大会讲用。11月26日下午,大会讲用结束。第一天大会讲用,陈锡联司令员、毛远新政委等到会。

  有多人或者单位讲用,涉及内容较广。

  海城县感王公社于官大队青年点刘利:宽广道路,锦绣前程。

  丹东市东沟县李子斌:扎根农村干革命,风吹浪打志不移。

  黑山县太和公社耿屯大队吴献忠:路线是第一重要的,革命是第一需要的。

  营口县甄洪川:扎根农村干革命,誓作革命接班人(只有当种子的义务,没有选择土壤的权利)。

  海城县委书记:以路线教育为纲,做好下乡知识青年工作。

  复县李官公社肖翠英:扎根农村,建设农村(“山戴帽,河镶边”,亩产由几十斤提高到700斤)。

  本溪县李纲:坚持学习。

  昭盟敖汉旗岗岗营子贾菊:做贫下中农的小学生。

  盘锦王英华:建设好青年点。

  凤城县赛马公社梁胜利:誓将青春献农村。

  锦西县后背青年点李卫成:广阔天地炼红心。

  盖县九垄地公社:加强对再教育工作领导。

  宽甸县倪金凤:扎根农村创新业。

  还有一些单位或个人在讲用会上发言:

  新宾县罗圈青年点孙梅。

  海城王石公社专职干部白云高。

  法库县和平公社关家屯大队青年点。

  北镇县常兴公社。

  沈阳市于洪区“十姐妹养猪小组”。

  法库县和平公社党委王瑞祥。

  辽中县青年点孙光。

  盘锦苑瑞华。

  鞍山市煤建公司下乡青年家长代表顾宝珍。

  康平县。(待续)

  回忆与思考(14)

  毛德宝著

  ——纪念原旅大市首批知青下乡昭乌达盟40周年

  四队在大队11个生产队中,是一个土地多、人口多的大生产队,那年张棚47岁,是1949年入党的老党员。他和九队政治队长周祥、十队原政治队长杨风山(75年初去逝),都是大队党支部委员,在大队上下绝对是有影响的人,说话有分量,工作扛硬,举足轻重,是大队主要依靠的力量。

  张棚身体魁梧、彪悍,有能力,抓生产队工作有一套。四队张姓是一个大家族,而他辈分又大,自恃入党早,当队长时间长,多年来养成了霸道,说一不二的作风,就是大队决定的事情,他不认可的就拖着不办,所以,党支部研究问题都不能不考虑他的意见,或给足面子。除了程书记他不得不在意外,其他的人他根本不屑一顾,没有一个能瞧得起,不仅生产队的社员群众怕他,就连大队干部都对他打怵,特别是年轻干部。张棚有个弟弟在旗里某局当干部,亲家是公社公安助理,在那个年代,一个偏远的农村干部有这种关系,是足以让周围左右的人羡慕的,都说他朝里有人。走进四队,最醒目的是张棚家漂亮的大瓦房和大院套,70年代他家就安上了土暖气,真是与众不同,独树一帜,而95%的社员还都是住干打垒的泥房子。四队总给人一种神神秘秘的感觉,大队干部途经四队,没有人愿多停留,都是快速走过。

  四队又是全大队一个老大难单位。小队领导班子长期不团结,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家族与外姓人的矛盾、家族内部矛盾突出,时常公开化。文化大革命帮派矛盾,在我下乡的时候仍然存在。四队在公社也是挂了号的,过去曾有不少工作队来解决该队问题,都不了了之。

  后来我还知道,张棚和程书记也是因为文化大革命的派别问题,矛盾很大,文化大革命时,程书记家的窗外都曾被放过炸药包。现在为了工作,大家都心照不宣,但隔阂和相互防备之心一直还是很深的。

  1975年7月31日,大队党支部决定,让我到四队蹲点一个月。私下里,大队有些同志表示对我担心,怕在四队工作打不开局面陷进去,以后不好再开展工作;青年点同学听说后,有的人也替我捏把汗。那时,我也挺冲,可以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太在乎,觉得没有那么严重,这不也正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吗。我在这天的日记中写道:“到四队,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路线要正确,工作方法要对头,上依靠大队党支部,下依靠广大贫下中农;二是要处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与群众打成一片。我什么也不怕,你搞歪的、邪的,我就和你斗。总结以往下队蹲点的经验教训,不要单纯为了蹲点而蹲点,一定要抓好一两件事情的解决,推动面上工作”。

  第二天早晨,我在青年点吃完早饭就来到了四队。白天,我多听、多看、多了解,勤沟通,少发表意见;晚上参加小队班子会,听取情况,研究工作。经与张队长和班子研究,当前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打开局面,振奋精神,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在四队成立了若干社会主义大院,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任务落实到实处。抓好共青团,民兵排的工作,实行单打一锤,组织好青年人的政治学习,民兵排经常搞夜间紧急集合,青年人动起来了,这个生产队就有了生气。开展群众性的义务劳动,广大社员都来关心集体,生产队就有了希望。那些日子,为建小队队部和会议室,只要有可能,晚上都经常开展义务劳动,男女老少齐出动,来了60多人。青年民兵间墙壁子,老年人抺墙,妇女儿童压场院,点了4个大灯泡,好不热闹。群众说,“四队营子晚上这么多人义务献工,是从来没有的”。

  其次,坚决打击破坏集体财产的行为。对社员刘锡武私砍集体树木的问题进行公开处理,把赃物全部拿了回来,并予以处罚,以此整顿小队风气。此举,使群众很振奋,情绪高涨,积极出工,参加生产劳动的人数较之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改观。

  第三项工作,解决群众反映较大的超生问题。四队计划生育工作一直抓的不好,不到年龄非法结婚,非法生育问题在全大队都是突出的。前个时期有两个超生的,现在又有3个指标外怀孕的,而且还涉及政治副队长张生,并且他本人对此态度比较消极。才20多岁,已经有了2个孩子,还要再生,这怎么行呢?我认为,执行党的计划生育政策不能含糊,此问题不解决,势必造成攀比。14日晚上,在开完小队领导班子会后,我把张生留了下来,谈了很长时间,要求他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讲清这个问题的厉害关系。最后他态度不错,表示回去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去做人流,决不拖大队和小队工作的后腿。事后,他爱人也确实做了人流,受此影响,另两户也照此办理了。

  第四项工作,充分利用雨季抓积肥,为明年粮食丰收打基础。开展了“一人一捆草的义务劳动,”每个社员要每天利用闲暇或收工时机,割一捆草,扔到集体的粪坑里沤肥。对各家养的猪实行圈养。多少年来,农村家庭养猪都是散养,以解决饲料问题,但带来的是满村子都是猪粪,脏的很,这不符合建设大寨式新农村的要求,必须转变观念,改掉陋习,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一头猪就是一个化肥厂,这是最好的积肥。

  这期间,我既要经常回大队开会,研究工作,又要回青年点,了解掌握情况,因为这时正是点里盖宿舍的关键时候,还要接待旅大市知青办等上级领导来青年点慰问活动等,非常繁忙,但我仍然十分注意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四队的劳动。

  我在四队蹲点结束了。

  这一个月,我和张棚在工作上相处还是不错的。因为我不带观点,没有框框,一切都了工作,既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又没有触及他的问题,彼此客气、尊重,并帮助他解决了一些棘手的问题。虽然四队班子的矛盾、干群关系的矛盾没有解决,但我到四队蹲点,一定程度上起着润滑剂的作用,协调和缓解了这些关系。解决这几十年遗留下来根深蒂固的矛盾,需要契机。

  到了第二年春,四队这两个矛盾已逐步转化为不可调合了。张棚专横跋扈,拉一帮,打一派,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对不同意见和反对自己的干部及社员群众打击报复,双方对立情绪很大。张棚还搞不正之风,将生产队的柴禾、麦桔、粮食送给旗里、公社有关人员,用于搞关系。今天看,这可能算不了什么,但那个年代,群众看的是很重的,意见非常大。消极不满的情绪直接反作用到生产上,群众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不高,不愿出工干活,造成夏锄镑地,劳动力严重不足,生产队1000多亩地,眼看就要撂荒。这是一个严重问题。

  情况反馈到大队,程书记,李主任是既焦虑,又很无奈,换任何一个小队,大队党支部早就解决了,但对张棚,还是有所顾及的。共识是:大队必须介入四队工作,至于班子问题的解决尚需时间,季节不等人,抓生产刻不容缓,当务之急,要抓好拔草和镑地的活,决不能影响粮食产量。

  6月19日,我又来到了四队。

  中午召开了团员、民兵会议,因为这是劳动生产的骨干和主力军。我通报了全大队生产进度情况,提出了当前四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要求通过抓好生产队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来促进工作,把夏锄生产搞上去,并带来大队党支部对四队工作的要求,然后组织团员、民兵进行讨论。这么一抓,青年人的积极性又高涨了,纷纷表示要带好头,在生产斗争中打先锋、当闯将,同时,还要带动自己家的父母、兄弟姊妹都出工干活,一个不漏。团支部,民兵排组织起来,包户走访,动员社员群众出工。

  说干就干,当天晚上收工后,20多名团员青年都自觉留下来,搞了个突击战,仅半个小时就镑了5亩多地。这是一个由精神变物质的结果。

  经过动员和工作,社员群众的积极性上来了,男女老少齐上阵,你追我赶,开展竞赛,镑地的进度明显加快了。群众都普遍反映,这是从来未有过的好现象。

  由于前阶段镑地活慢了,现在必须尽快补上,所以早起晚归,劳动强度很大,一些妇女、小孩都累垮了,有的干到地头就躺下了。我也是两只胳膊疼的举不起来,全身骨头都疼,非常疲劳。我知道,这时候我干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带头干,身先士卒,劳动哪能舒舒服服,不拼命干能建成大寨队吗?

  这一年四队的地总算全部镑了一遍。

  矛盾爆发。

  6月30日,大队党支部召开会议,主要是研究工作。程书记在分析目前全大队生产形势和干部思想状况时,批评了有些干部存在特权思想,对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有反感,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想“半道下车”不再继续革命的问题;指出了四队工作存在的问题,班子作用发挥不够,群众劳动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生产进度落后于全大队,做为生产队一把手的张队长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这本是正常的事,批评的对,但触犯了张棚利益,做为支部委员的他不愿听了,很反感,情绪激动,十分恼怒,表示不接受,认为大队不支持他的工作,有倾向性,当场叫起号来:“如果这样,我工作不干了怎么样?大队另安排人吧!”

  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是要爆发的,如同一个人长了疖子,里面有浓,发炎到一定程度,必然要鼓出来一样。出现这种局面,实属是一种必然。

  会后,程书记等大队主要领导研究,张棚这么多年闹到头了,既然他撂挑子不干了,也是一件好事,不是离开谁就不行了,要借坡下驴,现在就要立即着手安排人员,不能影响工作。根据四队干部情况,认为就现在这些人拿不起来,必须从青年点抽调一批骨干,而不是一个人,立即到四队担任一把手和其他职务,把工作承担起来,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解决那里的问题,改变四队的面貌。我完全同意这个意见。

  商定派刘嘉平、史淑莲、陆炜、麻福军4名同学到四队挂职锻炼,分别担任政治队长、政治副队长、团支部书记、农业付队长。同时又决定,从这周开始,利用3天时间,举办由各生产队干部以上人员参加的理论学习班,学习毛主席关于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重要指示,并进行讲课,主要内容是关于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资产阶级在党内。这个课由我来讲,为此,我在大队准备了一天。

  因为张棚是党支部委员,自己不干了,必须要向公社党委报告此事。所以,由程书记汇报了大队党支部的态度和意见,考虑到张棚特殊情况,希望上级组织派人员来帮助工作。

  7月2日,程书记和我找了刘嘉平、史淑莲、陆炜、麻福军4名同学,讲清大队党支部的意图和到四队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并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们的决心很大。这天晚上,我找嘉平谈心,一直到下半夜。

  7月7日,由程书记和我、刘嘉平、史淑莲、陆炜、麻福军、公社干部老于组织的工作队来到了四队,进行路线分析,对小队班子进行剖析,对党小组进行思想和组织整顿。重点围绕五个方面进行查找:四队的工作路线和思想路线是否正确?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否落实?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是否得到支持?按照大寨队标准,小队领导班子作用发挥如何?党员是否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我和工作队人员白天参加劳动,晚上开会。先后召开了社员会、小队领导班子会、党员会和团员青年会,进行学习座谈,揭摆问题。因过去上级领导没少来四队解决问题,但都是蜻蜓点水,走过场,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群众都疲踏了。这次大队高度重视,投入这么大力量,抓的这么认真,广大社员群众看到这次是动真格的了,也逐步打消了顾虑,积极参加到揭摆问题之中。但他们还是不托底,担心来小队挂职锻炼的知青是否能长期在四队工作。

  我在10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晚上,在班子和党员会上,开展了积极的思想交锋,斗争是很激烈的,尽管困难很多,我们是下了决心,坚决揭开四队问题的盖子,还广大社员群众一个良好环境。对四队问题,过去都是那些大官们来解决,但不彻底,这次是我们这些小官们来解决,虽然有阻力,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试试看,关键是采取一个什么样的路线和方法,只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局面已经打开,群众在看着我们,这实际上是在检验大队党支部的战斗力,必须要解决好四队问题,这既是责任,又是使命。开完了会,我们几个人办起了宣传栏,一直干到后半夜1点钟。由于生产任务非常重,事情多,不允许白天搞。解决四队问题不能拖太长时间,连续几天都是干到下半夜,一宿只能睡觉2~3个小时。斗争不允许我们去多睡觉,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

  7月15日,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本着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重新组建了小队领导班子。广大社员群众情绪高昴,干劲倍增,纷纷表示,坚决拥护和支持新的队委会工作。

  在当天召开的路线分析总结大会上,我代表大队党支部,对张棚的问题进行了严肃批评:“共产党员不坚持继续革命,摆不正个人与组织关系,不接受批评帮助,闹对立情绪,就要被淘汰;作风霸道,任人为亲,对不同意见人打击报复,是要犯错误的,群众就不会买你的账;搞特殊化,不与广大社员群众划等号,大瓦房、四合园、高高在上,这是非常危险的”。我对新成立的小队领导班子提出了要求。(待续)

  草原情怀青春梦

  何明洲

  何明洲,中共党员。1956年11月出生。1974年于沈阳市第74中学毕业后,下乡到昭乌达盟阿鲁科尔沁旗天山口公社八家村。1975年1月到旗乌兰牧骑工作。1977年12月考入抚顺化工学院,后转入沈阳化工学院学习。1982年1月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院团委书记。1984年10月调共青团辽宁省委工作,任团省委常委、省青年联合会常委。1992年7月到省劳动厅工作;1996年10月到省台湾事务办公室工作;1999年由省委下派到庄河市政府任副市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现任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大连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1967年,我11岁。因闹“文化大革命”,我所在的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也停了课。待在军队大院家中的我在翻阅一本旧文学刊物时,读到了一篇描写城市青年在草原体验生活并与蒙古族姑娘产生爱情的动人故事。文中对草原风光和牧民风韵的美妙叙述,使我对遥远北方的辽阔草原无比神往并产生了最初的草原情怀:什么时候我也能去草原?

  为什么要去昭盟草原

  1974年3月初,在沈阳市第七十四中学读最后一学期的我,与校团总支书记李老师到七一届毕业生、原校红卫兵团主任(相当于现在的学生会主席)某女生家中走访。她一见我们来了,就躺到床上盖上被子。毕业两年来她一直称病在家不肯到所分配的农村青年点去,这在已毕业和未毕业的同学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高我一届的七二届毕业生、前任红卫兵主任某男生,参军去了部队。眼下轮到我这位现任红卫兵团主任啦,别无选择,因为按上级精神,七四届只有一个面向:去农村插队落户。

  青年人血气方刚,更何况我自在长沙出生后在湖南生活了13年,那里是毛泽东的故乡,就读的学校又是夏明翰烈士的母校,那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激昂诗句,使我崇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主义气概。于是我拿起了笔,在学雷锋活动日的3月5号,写下了“上山下乡干革命,奋战一生为人民”的致校党支部和全体毕业生的信,表达了“坚决下乡到农村为消灭三大差别而奋斗”的决心。有14名同学和我一起在信上签了名。

  我家所在的新城子区属沈阳市郊区,以农业为主。按当时的政策,郊区的中学毕业生只在本区范围内下乡插队,而且根据上级的新要求,父母在一个单位(或系统)的毕业生同去一个青年点并由该单位派遣带队干部。我父亲所在工厂领了任务后,召开了本单位应届毕业子女座谈会,我被指定为青年点点长。

  到了6月下旬,忽然从市内传来消息:省里鼓励毕业生去处于西北隅的昭乌达盟,市里正在采取自愿报名、组织审核、上级批准的方式,组建沈阳知青赴昭盟创业队。这一下又勾起了我幼时的草原情怀,也激发起我的男儿气概:我也要去昭盟草原。7月5日,我递交了第一份去昭盟下乡的申请书,这回没有其他人愿意再签上名。可是不久后区里告知我:市里不批,因为去昭盟没有咱们区的份。有人说:你在本区农村照样可以大有作为,干嘛叫号去昭盟,这不是为了出风头吗?我当时想:反正都是下乡,在家门口有什么意思?春耕、插秧、夏锄、三秋劳动都去过多少次、住过多少天了,毫无新鲜感。走就远点走,到外边去闯出一番新天地,何况昭盟是草原,那么具有吸引力!

  我先后于7月10日、12日、17日、22日、23日、31日和8月2日,多次给省市各级组织和领导写了信,强烈申请去昭盟。这么一来,引来一些议论:市里不给名额,这小子疯狂申请,这是不服从党的安排,做过分了就别有用心。为驳斥人家,我在申请书中写下了:难道董存瑞坚决要求去炸碉堡,这也是不服从安排、别有用心吗?难道欧阳海和雷锋在名额满了以后仍然坚决要求参军,也是不服从安排、别有用心吗?一连几个问句,把别人问得喘不过气来。可见当时我的气盛。这一次我搬出了两位同乡:欧阳海和雷锋,进而使我又想到了那位大同乡毛泽东。于是我又给他写了信并通过邮局寄走了。可惜后来我唯独没再找到这封信的底稿。今天想起来,觉得很神奇,联系起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中国政府在发射的可回收卫星上,搭载了8341枚毛泽东头像金币和大量纪念邮封,然而这颗卫星升到预定轨道后便一去不返,而且不知去向。这是中国目前唯一一颗未能成功收回的返回式卫星。有些事真是不可思议。

  得知沈阳市知青赴昭盟创业队已经组建完毕,若有所失的我闭门不出。8月8日,乌云密布,大雨倾盆,我的心情和天气一样糟。突然,我家的门被推开,团区委书记兴奋地告诉我:“你被批准去昭盟啦!快,区里派车送你去市里参加学习,这是介绍信。”我高兴地蹦了起来,接过介绍信就往外跑,所以介绍信上至今还有雨滴留下的水印。等我冒雨赶到会场时,大会已开始了。我是沈阳市知青首届赴昭盟创业队320名队员中最后一位被正式批准的。后来在出发的8月15日晚,有13名同学在正式队员的掩护下,混上了西去的列车。当被发现时,在同学们的一致恳求下,他们也被特批入队。这样,1974年沈阳市知识青年赴昭盟创业队一共333人。8月20日我下乡到了阿鲁科尔沁旗天山口公社八家村。

  我为什么非要去昭盟?实话实说:第一,为了远点走出去见世面,尤其为圆我的草原梦。第二,为了躲避那些与我结“仇”的人。我当学生干部时曾得罪了校内外的一些“混混”,并多次在白天或黑夜里被围打,或者是老师与同学们及时赶到相救,或者是我腿快“撒鸭子”跑掉。以至于在沈阳北站出发,因人太多,我没有见到父母、弟弟和去送我的任何一位老师与同学,倒是一位我不认识的区干部把一份“沈阳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的奖品塞给了我。当时若不走远点,我怕惹不起那些打手。第三,也为了出点名。别人都能出名,我为什么不可?虽然当时我在本区已挺有名,这一下更有名了,全区唯一去昭盟草原下乡的人,那名气还不大?后来才知道,我因此而与其他一些同学上了当年8月31日的《沈阳日报》,名声扩大了范围。其实,谁不想名声在外甚至名垂青史?

  有人说我是为了争荣誉,谋地位,图升官。可是事实上呢?“七·一”党的生日时,校党支部审查通过了我的入党申请。7月5日我才申请去昭盟。然而一个月后我出发去昭盟之前,上级批复下来了:因我不满18周岁,不符合党章之规定,所以未被批准入党。联想起1970年我第一次被审查入团申请时也未被批准(那次一是由于外调人粗心,看错了我父亲的档案,二是由于我在审查会前看《红楼梦》,被认为是在读黄色小说),觉得好象有个怪圈笼罩着我。5月份学校召开了首届团员大会成立校团委,我当选为校团委副书记,可是上级的批复直到8月末才下来,这时我已到昭盟下乡一周多了。学校的老师极其负责地把我的任职通知书寄到了乡里,乡里的干部也极其负责任地告诉了村里和我本人。但是,我在村里和青年点无任何职务,只是一名普通知青。(待续)

  寻 梦

  作者:温玉峰(内蒙古)

  寻梦,有的人寻的是致富梦,有的人寻的是创业梦,而我们这些当年风华正茂、如今已白发苍苍的插队知青寻的是知青梦!几十年来不知道做了多少梦,说来奇怪,每当梦见我们下乡插队,人物、场景是那样的清晰,好像就在眼前。2015年6月28日至30日, 我们17个当年在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公社沙布台大队的老知青组成一个“寻梦团”,回到阔别几年甚至是四十多年下乡插队的地方,去寻找知青之梦。阿旗政协准备编写出版《知识青年在阿鲁科尔沁旗》文史专辑,派办公室副主任麦那苏、编辑王宝章和我们同行,了解知识青年的生活、劳动情况,給寻梦活动以支持。

  ㈠忆梦

  一路上大家欢歌笑语,浮想联翩,共同回忆起魂牵梦绕的那段蹉跎岁月。

  上山下乡

  1968年9月8日,我们乘坐几辆卡车从赤峰出发,虽然打着红旗,一些人慷慨激昂,有的还写了血书,但是不少知识青年和家长都哭了。9月12日我到了沙布台生产队,队长教给我用牛车去公社拉行李,牧区的牛车很简单,牛角上拴一根绳,把牛头绳甩到左边一拉牛车就往左走,反之就往右走,我一下子就学会了“开牛车”。生产队长把我们领进屋里,用手一指说女生住在炕上,男生住对面临时搭的铺,女生一听都跑了。最后我们决定女学生住在炕上,男生住在室外的土蹦蹦(蒙古包)里。

  第一次参加生产队会议

  当天晚上我们参加生产队会议,会议室大约四间房子,没有桌凳,都席地而坐,点着一个冒着黑烟的柴油马灯,第二天早晨发现鼻孔都熏黑了。牧民抽着烈性的旱烟,把我们呛得够呛。生产队长伊吐孟和尔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慷慨激昂的讲了两个小时,不时出现毛主席马乃扫啦噶塞恩(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两个小时会议我们只听懂了三个字——毛主席。散会后都有点悲观,怎么在这待一辈子呢?大家都很困惑。

  骑驴

  到了牧区,最先想做的事是骑马,对牧区的想象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见牛羊”,以为到处都是马群、牛群、羊群。事后才知道草原必须有合理的载畜量,如果满地都是马牛羊,牲畜吃什么东西呢?那时候马群都到很远的地方去出场了。没有马骑,晚上我们就尝试骑驴。我们抓到了一个驴,几个人给它戴上笼头、嚼子,牵到刚起过大萝卜的沙地里,两个人抓住驴耳朵,一个人骑上去,一放手那头毛驴三下两下就把人摔在地上。这个人试试不行,那个人试试也不行。正好生产队的大车老板子加加胡走过来,他会汉话,说知识青年真笨,看我的。他确实比我们强多了,但是这个犟驴也没给他面子,两头一齐蹦,四五十下也把加加胡摔在地上,我们哈哈大笑:“你不是说我们笨吗?你确实比我们强一些,但也被摔下来了,这叫五十步笑百步,呵呵!”(待续)

  【作者简介】温玉峰1968年下乡,曾任阿旗粮食局副局长、总支副书记、阿旗先锋公社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党委书记、翁牛特旗政府副旗长、旗委常委、赤峰市政府副秘书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作者:贾季春

  在纪念建党95周年之际,迎来《辽宁知青俱乐部》成立三周年。今天下午在丹东凤城华日龙大酒店,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暨辽宁知青俱乐部成立三周年庆典大会。

  大会由辽宁知青俱乐部名誉会长吴星彬主持。出席会的特邀佳宾有:毛主席的好工人,全国劳动模范尉凤英,原沈阳市副市长彭林,沈阳市劳模協会秘书长于桂华,原中共沈阳市委组织部部长都向珲,阿鲁科尔沁旗政協主席王广悟,辽宁省金秋医院首席专家张明,中国知青联盟理事长王进江,知青二代,深圳知青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东风,辽宁新福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景亮等。尉凤英,王广悟,杨东风,张景亮分别讲话,辽宁知青俱乐部会长丁晓华,就俱乐部成立三年来听做的成绩及末来规划做了报告。辽宁知青书画苑用著名知青书法家的精品予以祝贺。大会还收到天津昭盟知青,国际知青村柴春泽联盟网知青文学主编姚福生和全体编委,阿旗知青陈庚生,远在加拿大的副会长王才忠,澳大利亚南加州知青协会等海内外贺电。

  中国知青联盟理事长王进江女士宣布:辽宁知青俱乐部三周年庆典暨中国知青联盟"美丽乡村公益万里行"中国知青联盟边走边唱,百团,百城,百星糸列活动辽宁启动仪式。是继河南、深圳之后全国第三家授颁单位。大会还向尉凤英,彭林,于桂华,都向珲,王广悟,张明,乃全国著名知青典型董家耕,刘继业,吳献忠,王冬梅,柴春泽等聘为顾问,并发了聘书。

  辽宁知青俱乐部领导,丁晓华,吴星彬,胡凡,李继泽等出席了大会。

  会议期间,辽宁知青俱乐部艺术团和内蒙古昭盟知青、阿鲁科尔沁旗的知者舞蹈家,歌唱家,演奏家,京剧表演艺术家联合献上一台充满知青韵味的精湛晚会。

  无愧前人

  ——重庆丰都三抚知青林场诞生记

  文/三抚林场知青强哥(重庆知青文化历史研究会)

  那时,我们踩着前人的脚印植树十万万株,如今,树木参天,我们无愧于前人。

  丰都城西南,崇山峻岭,连绵起伏,禽飞走兽,人迹罕至,自古是荒凉苦寒之地。

  公元一九六四年,五十名重庆男女知青告别父母,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安家落户,创办了三抚林场。他们叩石垦壤,挖坑植树,忍饥挨饿,历尽艰辛。用汗水浇灌理想,用青春种植希望。

  五十年岁月沧桑,林场已成旅游胜地。登高望远,万余亩山林郁郁葱葱,接天闭日。数十万万株云杉似利剑出鞘,气贯长虹。山风掠来,林海翻滚,如惊涛拍岸,似窃窃私语。

  走进树林,署气顿消,神清气爽。鸟啼与蝉鸣挑逗,光亮与漏影成趣。晦暗变化,扑朔迷离。吊床悠悠,人影憧憧。宠辱偕忘,富贵不惊。形骸飞扬,胜似天堂。

  斯人已去,功德流芳。山山矗丰碑,卑贱者昂头。树树藏魂灵,高尚者俯首。

  赞曰:

  世际风云兮国运危艰,

  豪情满怀兮志在四方。

  叩石垦壤兮愚公未老,

  青春年华兮赋予时殇。

  风雨侵袭兮茁壮成长,

  大树参天兮华夏栋梁。

  一代知青兮精神永驻,

  留与后人兮再铸辉煌。

  路

  作者:马红岩

  “世上本来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

  这是鲁迅的名言,让我记住……

  六十年的路,让我感悟,

  我的人生路,被自己踏出!

  六十年的路,让我感知,

  我的人生路,被自己写出!

  每一步路,我都用心去写,

  每一步路,我都用心去书。

  人生之路是一条多彩多姿的路。

  有光明、有灰暗、有崎岖、有平坦,

  有鲜花、有掌声、有激昂、有波澜。

  它被风雨交加洗涤,它被荆棘丛生铺满。

  它像一座山峦蜿蜒曲折、峻险 ,

  它像一股波澜不惊的山泉;

  它像一片浩瀚的大海汹涌澎湃,

  它像一道朝霞四射夺目光彩。

  人生之路漫长而修远,

  定向和抉择全由自己把关。

  当我们活着的时候,

  让自己的路走对,别走偏。

  要像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言里

  说的那样去做——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当一个人回首往事的时候,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在临死的时候,能够说,

  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

  人生最宝贵的事业……

  我们把握住自己的人生路,

  活着是不是碌碌无为?是不是虚度?

  在行走的人生路上,走出自己的个性,

  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只要认为自己活着有价值,很坦然,

  我们的人生的路就是成功,就是精彩……

  在行走的人生路上,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行走的过程,难免会遭遇挫折与失败。

  只要从泥潭中走出来,不被失败所吓倒,

  笑对人生,继续努力前行,

  挫折和失败,对我们来说只是一种锤炼,

  这种锤炼,是我们人生路上一笔浓墨色彩。

  遇到烦心、不如意的事,把它看开,

  遇到争名夺利的事,把它看淡。

  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宽敞,越舒坦……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有路必有福,有路必有胜 !

  只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

  那么,我们眼前的路,

  就是一条宽敞明亮璀璨的路!

  让我们迈着矫健的步伐,

  走向这条宽敞的大路!

  让我用心和行为书写好自己的人生路!


版权所有:赤峰智能教育网 copy 2005-2010总裁:柴春泽常务站长:高颖E-mail: cfccz@263.net 电 话:13704765925(专收短信)站长:赵杰电话:0476-8666066 8668099

技术支持:启天网络蒙公网安备15040202150519号蒙ICP备20002477号蒙网警:1504020101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