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集锦

知青文学(6)

点击数:414更新时间:2016-04-14

  应读者要求,从今天起,陆续刊出知青个人和集体的传记,望亲历者和亲历者身边的人或能够接触到亲历者的朋友撰写、推荐文章以丰盈那段历史。

  今天刊出高颖撰写的《我所知道的柴春泽》和毛德宝撰写的《回忆与思考》

  我所知道的柴春泽(1)

  (代序)

  高  颖

  从远距离单角度仰慕到近距离多方位接触,我与知青代表人物柴春泽的交往历史已有38年。他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待人诚实,做事认真,能吃苦,肯务实。在翁牛特旗玉田皋下乡的几年中,他确实给父老乡亲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就是在盐碱滩上改种水稻。

  1975年4月,我在翁牛特旗乌丹一中面临着高中毕业。一次班会上,班主任郭宝珊老师拿来一份《昭乌达报》,让班里的同学读给大家听。从那时起,我知道了玉田皋“青年点点长”柴春泽,知道了他“扎根农村60年”的誓言,知道了他写给父亲的信。

  我们这届高中毕业生有600多人,绝大部分要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5月,乌丹一中组织高中毕业生去玉田皋公社劳动一个月,学校的意图很明显,是要我们提前体验一下农村的劳动生活。我们很快来到了玉田皋公社玉田皋大队第一生产队,住在老乡家里,准备参加全公社组织的筑堤大会战。正好,那个月柴春泽同志“访日”归来。听说他给点上的知青带回的礼物是:女知青每人一块纱巾,男知青每人一双高级筷子。我们很是羡慕!

  他在公社礼堂给我们这些即将走向农村牧区的高中毕业生做了“访日”报告,同时也讲了全国知青上山下乡的大好形势,同学们听了以后很受鼓舞。

  晚上,很多同学激动得难以入睡,有人提议去找柴春泽同志签名,同学们都积极响应,我怕影响他的休息就没有去。同学们凌晨两点以后才回来,我问他们怎么这么晚,他们说柴春泽同志在大队开会1点多才回来,大家一直等到他回来。

  第二天清晨6点多,我们正在生产队队部吃早饭,准备出工参加筑堤大会战,这时候柴春泽同志来到队部看望我们师生,我匆忙吃完饭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个本子,上前请他留言,他欣然应允,写下了:

  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做让毛主席放心的好青年。

  柴春泽

  后来,那个本子不知道哪里去了,他的话语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在这一个月的筑堤会战中,我总是看到柴春泽同志扛着一把铁锹早出晚归和在筑堤工地上忘我劳动的身影。

  返校后,学校开始了毕业生上山下乡的动员和报名的准备工作。通过这次玉田皋的如火如荼的劳动“洗礼”,我已经在思想上和实际行动上做好了到农村牧区去的一切准备工作,我还向学校和有关部门提出:要到离家最远的翁牛特旗白音他拉10万亩草原去,并且得到了批准。当时,我还写了一首诗歌,登在学校的黑板报上。

  7月10日,送知青的专车载着我们100多名同学奔赴翁牛特旗最东部的白音他拉。车过玉田皋的时候,我们又看到柴春泽同志在路边敲锣打鼓的人群中迎送着我们。车停下来了,因为要急着赶路我们没有下车,柴春泽同志就迎上来跟我们握手并挥手告别。我在心里默默地下了决心:柴春泽同志你放心,我不会辜负你的签字留言的!从那以后,在白音他拉的两年中,我几乎变成了一个“纯”牧区的小伙子——穿着蒙古靴,挥着钐刀打草,骑着马看护草库伦,播种,耪地,割地,打场,也由衷地爱慕过蒙古族姑娘……

  1977年11月,我被招工到了学校,后来又考学又工作,折腾了十几年。期间,也有许许多多零零碎碎的关于柴春泽同志的消息传到我的耳朵里,如蒙难的几年,水管局的几年,考上电大的几年,毕业后又留校当辅导员的几年,还知道他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办的网站多次被评为优秀网站等等。2002年我由乌丹师范调到赤峰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2003年由赤峰教育学院合并到赤峰学院,有幸与柴春泽成了一个单位的同事,但是接触还是不多。后来一个共同的业余爱好使我们又走在了一起。我写了一篇纪念父亲的散文,体现了我下乡当知青的那段生活,传给了他,第二天就在他的知青网站上发了出来。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经常见面,他所说的都是为当年的知青做点事情的一些具体举措,比如,如何办知青老年大学啦,如何寻找医院为知青办理医疗卡啦,如何办知青村网站啦,如何开展关爱知青的各种公益活动啦,等等。受柴春泽同志的邀请我也多次参加了由他张罗、操持、主办的一些活动。例如为服务知青的医院举行的挂牌、揭牌仪式,“柴春泽知青村网站”建站8周年庆典,知青艺术团专场汇报演出。

   在柴春泽知青村网站建站8周年庆典宴会的留言簿上,我百感交集,郑重地写下了“伟大号召的践行者,当年知青的领路人”的题字。

  柴春泽同志的老父亲在病重弥留之际,还拉着他的手在讨论着当年“谁对谁错”的问题,让人听了动容、心颤、流泪。

  柴春泽同志表示:“今年我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今后可以一心扑在办知青村网站、投身知青的各种公益事业上了!”

            2012年12月22日于赤峰学院

  (本文原载于《柴春泽国际联盟网》、《翁牛特史志》、《赤峰日报》)

  编者赘述

  高 颖

  这是一部以日记为主要内容的著作。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带头人”,现在的中国知青村国际联盟网总裁柴春泽,用笔记录了一段历史,经编辑整理,于是有了这些文字。

  缘于知青情结,我的小文《我所知道的柴春泽》在《翁牛特史志》2012年第五期和《赤峰日报》2013年3月15日《生活》版上发表后,我就试着收集、整理一些柴春泽同志的日记并以他的名义在《翁牛特史志》上连载。后来,他将1971年至2013年这40多年间的90本60多万字的部分日记全权授予我,并“郑重其事”地写了委托书。这时,一个题目突然蹦入我的脑中——柴春泽留给历史的日记。我觉得,责任重大,德薄能鲜,不敢怠慢,跟几位文友商定并得到他们的鼎力相助,这样,经过一番精心、细心、耐心地编辑、整理、校对之后,这部以日记为主的著作终于问世。

  这部著作,真实、具体、客观地记录了柴春泽这一鲜活的知青典型不平凡的经历,也可以生动地展示一个普通知青的平凡生活。

  柴春泽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在历史的一个阶段,他是“英雄人物”,整日包围在热情与掌声中。这时,他可以进出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家级会议,可以作为某一方面的代表致信毛主席,可以不时占用《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可以作为代表团成员出国访问,可以受邀到许多省市作报告,被无数青年视为解决思想问题的良师益友。在另一个历史阶段,他又成为“反面人物”,备尝世态炎凉。这时,他的头上逝去大大小小的光环,甚至身陷囹圄,原本响亮的名字为“012”代替。在历史的又一个阶段,他成为“闲置人物”。这时,他陷入少有理睬的境地。然而,在历史过山车上身不由己的他,尽管遭遇巨大的挫折,却有不变的一面,他对中国共产党始终怀有深深的感情,他对工作始终有满腔的热情。时至今日,他仍然是一位享受多方尊敬、追随、崇拜的人物。他曾生活、工作、战斗过的乡村,现在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和全市屈指可数的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他的名字在当地老百姓的心目中已经矗立起一座无法泯灭的丰碑。他的网站——柴春泽国际联盟网人气旺盛,聚结着20多万“知青网民”与这些网民的后代。

  现在,我们就踏着一个“不平凡”人物的成长足迹——《柴春泽留给历史的日记》,来探求他成长的过程,追寻一个知识青年如何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年轻的共产党员,又如何依靠党的培养和教育成长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副书记、战天斗地的知青带头人。

  在这40多年的漫长而短暂的过程中,值得强调的是:无论是面对人生的巅峰与低谷、坦途与坎坷、快乐与痛苦,他始终怀着对中国共产党这一光荣称号的坚定信念、对中国新农村充满无限的爱所激发出来的那股热情、对祖国人民的那种赤子之心,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份艰辛、一步一个高度,步履蹒跚地一步一步地独步前行。很难想象,一个人遇到那么大的挫折,他依然坚信党,坚信国家,坚信人民。这在他的日记中有充分、详尽、真实的体现。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探求中国的一段历史,思考我们国家的未来。可以说,柴春泽不仅仅代表他自己,他至少代表了一个类型。如果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中创立一门“党员类型学”,那么很显然,缺少了柴春泽这一类型,将是不完整的。

  柴春泽所赢得的尊重,并非出于偶然,这是我们的领袖、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对其培养和教育的结果。

  今天,我们将《柴春泽留给历史的日记》印刷出版,不是要反映一个人在一段历史中是如何如何的不平凡,也不是要单纯地重温这段历史,而是要从中提炼出其精髓。作为中国人,要有我们中国人的信仰,要为自己的信仰而奋斗,这种信仰就是置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于高于一切之位。从而为党奋斗不息。

  这部著作也告诫人们,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就应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党的章程、党的纪律,牢记党的宗旨。每一个想真正为党、为国家、为民族负责的青年人,都应该从老一辈身上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和奋斗精神,使这种宝贵财富不断地在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身上秉承、传递、发扬,以至于形成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一种品质和精神!

  这部著作,是研究在特殊历史阶段一个青年成长过程的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是今天进行思想教育,进行政治、行为规范教育的教材。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多么需要大批有理想、有信仰、有奋斗精神的年轻人啊!愿这些文字能给人启迪,愿我们的国家多一些为当地老百姓、为国家的繁荣富强真正劳心劳力,操心费力,竭尽全力奋斗的人。

  这部《柴春泽留给历史的日记》的问世,应该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后来者也具有一定的思考意义。

  2013年6月16日于赤峰学院

  柴春泽简介

  高 颖

  柴春泽,男,汉族,1952年出生,祖籍河北省青龙县。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1991年结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政教专业助教进修班。1971年于赤峰市六中毕业下乡插队,曾任辽宁省昭乌达盟(现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玉田皋公社党委副书记,大队党支部书记兼昭乌达盟知青领导小组副组长。1975年起参与翁牛特旗玉田皋首创改种水稻的组织领导工作。1975年作为中国访日青年代表团成员,应日本青年团协议会邀请赴日本进行旨在促进中日友好条约缔结的友好访问。

  1976年12月,因受“四人帮”牵连被隔离审查、关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后的1980年9月25日,中共翁牛特旗委发出(1980)67号文件,决定恢复他的党籍,同年经原昭乌达盟盟长办公会议决定将他招工到辽河工程局。1981年1月11日,翁牛特旗公安局发出《关于对柴春泽同志的平反决定书》。1985年中共赤峰市委常委会决定将他调入赤峰电大工作至2012年退休。现任赤峰学院远程教育学院思政助理研究员、柴春泽联盟网九网总裁。

  1987年以来,长期从事电大学生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曾先后担任过42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由该同志直接培训的学生和学生干部达1 800多人。1990年,赤峰市教育局授予记功奖一次。1994年赤峰市人事局、市教育局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94年9月13日在《赤峰日报》通报表彰)。1996年、2003年、2008年、2010年4次被评为赤峰市教育系统、赤峰学院优秀共产党员。1996年、1998年两次被内蒙古电视大学授予全区优秀班主任称号。2009年10月,作为优秀电视大学毕业生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央电视大学建校30周年庆典。柴春泽联盟网在2011年3月被中共赤峰市委宣传部授予先进网站称号并受到表彰。

  为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对学生的创新管理,2004年5月个人出资创办了柴春泽国际联盟网站;2005年创办赤峰柴春泽联盟二号网站;2006年协助当年插队的玉田皋村建立玉田皋网站;2008年创办赤峰电大校友网;2009年受侯隽委托,接管中国知青村网;2010年创办赤峰知青网、赤峰远程教育网、赤峰社区教育网;同年协助女儿建立柴元元教学文化网。初步形成了九网联盟,使“柴春泽国际联盟网”这一享誉海内外的品牌网站有了长足的发展。

  主编和参编的主要著作有:《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当代大学生入学必读》、《思想道德修养问答》、《中国知青人生感悟录》、《内蒙古知识青年通志》、《中国知青口述史》、《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图集》、《论强化电大班主任的公关意识》。入选大型教育系列文集《新世纪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第一卷。在中国香港世界华人交流协会和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2002年9月组织的国际交流评选活动中,获国际优秀论文奖;所撰写的《新的人生》获《中央电大》、《中国教育报》联合举办的广播电视大学20周年校庆征文二等奖;《情系电大——广播电视大学20周年校庆“我与电大”征文选》、《27年电大情》系列日记,2009年获内蒙古电大30周年校庆一等奖。2001年11月应邀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0走向卓越》丛书发行暨颁奖会,获张仲仁著《瀚海稻花香》一书的卓越人物奖。近期,发表的论文和文章有:《再论强化班主任的公关意识》、《开放教育中管理者素质培育》、《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人文因素》、《出国今昔谈》、《坎坷人生路  拳拳赤子心》、《尘封30年的柴春泽访问日本日记》、《我在改革开放这些年的日记》、《党旗下的日记》等。其较为关注的课题是:高校思政工作实践与研究、中国知青今昔思想状况、世界格局、国际关系、新农村建设、知青关爱志愿活动。

  2002年12月入编《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第二卷。2003年3月,入编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中国人才辞典》第四卷。同年受聘为中国香港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2004年3月入编《世界名人录》第十卷。以上出版物分别由世界华人交流协会、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科技研究中心编辑,世界科技出版社、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世界人物出版社出版。

  2003年3月,应邀参加世界华人交流协会和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在香港、泰国举行的第17届国际文化交流大会,并于同年受聘为中国香港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理事。2005年1月和9月两次接受凤凰卫视采访。同年9月应邀在京参加“与时俱进,再铸辉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国庆座谈会”。2006年赤峰电视台《纪录赤峰》栏目拍摄并播出了反映其人生经历的3集电视纪录片《风雨人生》。2009年被《凤凰网》评选为建国60周年60位标志性人物之一。

  2011年2月25日下午至28日上午,应邀参加中国光华知青关爱基金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工作站站长会议,被委任为光华知青关爱基金赤峰工作站站长。(待续)

  回忆与思考(1)

  毛德宝著

  ——纪念原旅大市首批知青下乡昭乌达盟40周年

  毛主席语录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献    给

  亲爱的前进青年点的兄弟姊妹们

  下乡昭乌达盟的同一个战壕的知青战友们

  那些曾关心帮助我的朋友们

  目  录

  作者的话 ……………………………………………………………(7)

  加强青年点建设 …………………………………………………………(9)

  建设新家园 ……………………………………………………………(18)

  在农村过春节 …………………………………………………………(25)

  在青年点召开的两次现场会 …………………………………………(34)

  集体宣誓扎根农村 ……………………………………………………(40)

  用特别的劳动和功绩践行扎根诺言 …………………………………(60)

  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74)

  在旗“四干会”上“放炮”…………………………………… ………(96)

  接受审查 ………………………………………………………………(100)

  抽工回城 ………………………………………………………………(112)

  后记 ……………………………………………………………………(118)

  几点思考 ………………………………………………………………(131)

  作者的话

  莎士比亚说:“所有人的生命都是一部历史”。

  2014年8月9日,是原旅大市首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赴昭乌达盟40周年的纪念日,是当年到那片热土地的知识青年难以忘怀的日子。

  这本书是我对当年下乡昭乌达盟期间重要片断的回忆与思考,但它算不上完整的回忆录。

  此书是我在生活闲暇之余断断续续写的,虽然自己也不是很满意,但还原和回顾那段轰轰烈烈的峥嵘岁月,我更感到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我是在用心、用情去写的。

  本书非小说,既没有五彩缤纷的故事,也没有险象环生、扣人心弦的情节,更没有华丽的藻饰,而是个人所经历的青春岁月,它平谈真实,没有杜撰,书中的人物全部系真实名字。

  为客观反映出那个年代知青创业生活和所思所行,故采用了大量当年所写的日记,以其写实的手法,求得更加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

  我深深的融入在前进青年点这个群体之中,密不可分。

  对我和同学们在40年前的做法,现在有很多人,包括我们的孩子们,都会觉得幼稚可笑,不可思议。但不能不承认,那时人们的感情是纯真的,朝气是旺盛的,现在很难找到这种感觉。尽管今天回头看,当年的做法和提法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不尽正确,有极端化和片面性,但作者认为,都要把这些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看待。作为20岁左右的青年人,凭着对领袖和党的无限热爱之心,是根本跳不出那个年代的思维和要求。“存在决定意识”。恩格斯说的好:“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岁月终生难忘,经历刻骨铭心。不论现在怎样评价知青上山下乡这段历史,不论在这段历史过程中我们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都是人生中砺炼出来的宝贵财富,应该值得尊重和传承。“一生听从党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绝对透视出当年一群与共和国同命运的青年人:“忧国忧民之心,愈挫愈奋之怀,自强不息之气,甘于奉献之魄”。它传递出的正能量,正是我们今天在民族复兴之路,实现“中国梦”中所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

  有感于当年创业奋斗的曲折经历,有思于在工作等诸方面的总结,故成就此书。

  是为作者的话。

  加强青年点建设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毛泽东

  1974年8月9日,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原辽宁省管辖的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迎来了王冬梅带领下的旅大119名知青。其中,沙河口区7所中学的40名同学,来到了半农半牧地区的红光公社前进大队,组建了前进青年点。

  作为首批赴昭盟的4个青年点之一,我当时是第一任点长,那年我20周岁。虽说下乡3年零4个月的时间不算很长,却在我人生成长道路上留下了浓重一笔。下乡4个月加入了党组织,先后担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公社党委委员、公社党委副书记、大队党支部书记。

  我在年轻的时候奋斗过,而且我和我的一群同学们干的很充实、干的无怨无悔、干的非常精彩。

  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和波澜:胜利、歌声、挫折、摔跟头;顺利成长,突如其来的冲击;一度感到委屈茫然,从幸福的顶端一下跌进了痛苦的深渊;自以为凭借着对党的忠诚可靠,可以代替工作上的缺点不足,却突然间发现人生的道路是那样的不平坦......历经艰难好做人。

  那段生活经历,虽是我踏入社会的起步阶段,更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程,影响着我走好今后的路。

  感谢那段难忘的人生经历,感谢生活的恩赐。

  我的第二故乡——前进大队(现已恢复文革前的常善大队名称)所在的红光公社(已恢复为新庙乡)位于克什克腾旗北边,与旗所在地景棚镇相毗邻。大队处在公社最北边,人口、土地最多,是公社最大的一个生产大队,有425户,2048人,耕地1.2万亩(实耕地1万亩),大小牲畜9500头(匹),林业面积7000多亩,长长的20余里常善沟连接了所属的11个生产队。这里是大兴安岭余脉——黄岗梁脚下,海拔1200余米,山清水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山沟里气候变化大,比其它地区偏冷。下乡当年的9月初就开始飘雪花了,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20~-30度,最冷时达到零下40度左右,夏季这里又常常偏雨水。所以,前进大队是一个产粮大队。在那个年代,公社在全旗,大队在全公社,都是比较富裕的,平均日工分在1元钱左右,远高于当时旅大地区各县的农村收入。

  8月12日,当我和同学们坐汽车来到大队,受到了广大贫下中农敲锣打鼓的夹道欢迎,村道边的桌子上摆放着一碗碗温茶水,体现了父老乡亲们的盛情之意。天气炎热,一路走来口干舌燥,我双手接过了一位老大爷递过来的一碗茶水,喝了下去,随行记者抓拍了这个瞬间,所以,我至今还保留着40年前那张用135像机拍照下来的黑白照片。

  青年点就安置在大队部所在地——五队,当时还没有盖新的集体宿舍,同学们都分散住在贫下中农家里。

  大队党支部从一开始就对来自渤海之滨的青年学生高度重视。来的当天,大队党支部书记程宝祥给我们讲村史,组织吃忆苦饭。第二天,将40名同学分成11个小组,派到各生产队,用一个星期时间去体验生活,访贫问苦,了解农村情况,拉近与贫下中农的距离,密切相互间的感情。

  加强对青年点的领导和管理。党支部副书记、大队主任李忠魁长期挂帅主抓青年点,大队选派了11名贫下中农老贫代驻点,与同学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进行传帮带;青年点建立了党小组、团支部、民兵排,很快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

  在青年点体制建立上方向对头。对城市来的青年人不是当做包袱,而是做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新生力量,采取集中统一管理,组建创业队,实行独立核算,自给自足、自负盈亏的模式。大队拨给青年点创业队200多亩地,一个约有2000棵沙果树的果园,5亩多莱地,70多只羊、8头牛、6匹马、12头猪、1辆大车、2辆木轮车、1辆轻便车。

  生活上关怀。下乡第一年,在冬季来临之际,为解决同学们过冬棉衣和冬菜及烧柴问题,大队进行了统筹安排。

  因为我们从旅大带来的棉衣,根本抵不住大兴安岭余脉——黄岗梁脚下山沟里的白毛风,这年10月份,大队号召全大队的干部和社员群众,把自己皮袄,面子新的羊皮大衣降价卖给我们,有的甚至把压箱底结婚时做的崭新卡其布吊面羊羔皮衣拿了出来。李忠魁主任说了:“我们没有可再做,冷了也没有啥,可不能让这些城市里来的孩子们冻着,他们是毛主席派来的人啊!”。仅两天时间,青年点就有一多半同学穿上了有当地特色的羊皮袄,其他人也都采取不同渠道先后解决了过冬棉衣。

  那年的11月20日,也是入冬最冷的一天,因无法在外面干活,同学们都放假了。李主任和带队干部丛满林领着我,顶着刺骨的白毛风,到二队帮我买了一件羊皮大衣。黑色吊面,长长的麦穗式的羊毛,领子和两个袖口都衬着黑狗皮,我挺满意。这件花80元钱买的皮大衣,伴随我3年多,一直到抽工回城。那时,我一般舍不得穿,更多时候仍穿着那件从旅大带来的半截子黄军棉袄。

  紧接着大队又一个令,各小队都拉来了上等好的土豆等蔬菜,解决了青年点吃菜的问题。

  为解决冬季烧柴,大队从各生产队抽调牛车和人力,进山帮助青年点拉柴禾。11月18日的《集体户日记》记载了这样一个片断:“晨曦刚刚拉开夜幕,八地沟脑里响起了嘹亮的歌声,20多名驻点老代表和同学们以及生产队社员,在李忠魁主任带领下,赶着牛车向黄岗梁进发了。带队干部丛师傅不顾年老体弱、刚从旅大办事回来的疲劳,也参加了拉柴禾的战斗。黄岗梁上白雪茫茫,北风呼啸,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沟,十分难走。在下坡的时候,创业队曹队长(驻点老贫代)赶着牛车一滑,牛倒了下来,他用力拉车,一不小心把脚脖子扭伤了。有的同学脸和手都被树枝划破了,但是他们为了多打柴禾,早把疼痛丢在脑后,干劲是越来越足。王东琳和张画一同学利用休息时间去喂马,给大家烧水、做饭。次日下午,李主任带领着装满柴禾的车队返回到创业队”。

  这么讲吧,我们来到前进大队插队落户,当地党组织给创造了非常好的客观条件,这甚至是许多青年点不可比拟的。但是,青年点能否健康发展,关键还在内因。

  一方面,青年点是由来自7所学校的同学们组成的。当时的学校概念是很强的,要到千里之外的边疆草原插队,临行前,家长们的叮嘱、老师的告诫,形成了以学校为单位的抱团“取暖”、相互关照,这既有好的一面,又给最初的青年点在管理上带来了问题。

  另一方面,青年点人才济济,既有干部子女,也有工人子女,既有知识分子子女,也有部队首长子女。在40名同学中,共青团员多达35人,其中不少人还在学校和班级担任学生干部,能写会说,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同学们有思想,有特点,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谁都不甘落后,表现欲很强,大有一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的气势。下乡不久,35名团员就向大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5名同学申请入团。上级党委和主管部门都说:前进青年点不仅人数多,总体素质也是高的。后来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做为点长,我是临下乡前由市区有关部门钦定的,没有经过民主选举,相互不了解,也很难服众,同学们都在看着你到底行不行?不行就换人。第一批到昭盟的4个点中,有的点在下乡几个月后就“改朝换代”了。经过大浪淘沙,点长换人,也确实是众意所归。光明点点长赵世平、同心点点长孙忠臣,都是我的老朋友,回城后,一个担任大连船舶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一个曾担任市冶金局组织部长,后来下海,再后来移居了加拿大。

  尽快打开工作局面是压倒一切的任务,能否一炮打响,事关青年点今后的走向,我做为点长、团支部书记,按现在的话讲,是第一责任人,在思想上压力很大。从旅大来的列车上,我一直在思考:凡事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我一定要把同学们团结起来,调动起来,把优势变胜势,建设成最好的青年点。这可能与我的经历、性格有关,喜欢挑战,不甘寂寞,到哪里都想去争第一,不愿随波逐流,不喜欢平庸。

  打基础最重要,各项工作必须抢前抓早,为此,我和同学们在油灯下研究工作,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实行了军事化管理。采取这种做法,对一个由7所学校同学组成的青年点尤为重要,一下子就能把大家的精气神提了起来,谁都不敢懈怠。军事化管理,就是要向解放军学习,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加强组织纪律性,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造一个密切与广大贫下中农,特别是与所住房东良好关系的氛围;实行出早操和经常性的紧急集合,起床、息灯、上下工都吹军号,打造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氛围。那时,当地也有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人的老知青,他们在社员群众中的形象不是那么好。当地普遍认为,大城市的青年不好管理,不愿干活,好偷鸡摸狗,经常喝酒打仗。我想,我们旅大知青就要改变这些印象,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形象展现给当地党组织和贫下中农看。

  清晨,当家家做早饭的炊烟缕缕升起的时候,青年点司号员高春义、赵龙义吹响了起床号,号声回荡在五队的上空,也传到了周边的四队和前六队,显得特别温馨。人们知道的是旅大知青这一户人家,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驻扎着解放军呢。实际上同学们早已起床了,洗梳完毕,在帮助房东挑水扫院子,当出操号吹响后,大家都迅速从所住的房间里跑到大队部院子里集合。(待续)

  用心血点燃希望

  从“陕西知青艺术团”的主心骨贺清信说开去

  作者:姚福生

  “陕西知青艺术团”在刚刚落下帷幕的中国长江首届知青文化旅游颐养节上捧回优胜奖载誉归来后又在陕西电视塔举办的“舞动三秦”决赛中一举问鼎。

  65位团员喜笑颜开,团长贺清信更是喜不自禁。你瞧,他挥舞着胜利的手势,如同中了状元一般兴高采烈。

  贺清信说:“获奖不是高兴的全部,高兴的全部是知青用自己的心血点燃了希望。”

  2010年,陕西省举办两次知青纪念活动但都缺乏知青韵味的文艺节目。他想知青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起保留和光大知青文化的责任。于是贺清信便上请老龄委,下拜老知青。还别说,这上下都有积极性,就是资金和水平事与愿违。水平低可以学,好些奶奶爷爷级的跟他们孙子差不多岁数的老师一帮一结对子,晚上回家放光盘,对着电视刻苦训练,后来有了手机就方便多了,老师教的录下来,随时随地对照学习。没有资金,他就到处“化缘”,还别说,一提知青成功率竟占百分之三十。现如今,舞蹈队、秧歌队、合唱队、管乐队应有尽有,表演水准堪称一流,占半壁江山的舞蹈队也是团里的拳头。国家一级编导张春保应邀为他们排练具有陕西风韵的扇舞,领舞孙奶奶虽然年近花甲,但仍然带头刻苦训练,为了把“卧鱼滚地”的动作衔接得更加自然,她和队员们突破身体和年龄的极限日夜排练,许多演员的胳膊肘都磨出了血印也轻伤不下火线。

  铁杵终于磨成绣花针。艺术团不仅定期到街道、养老院为知青和老人慰问演出,还应邀到陕西乃至全国各地、北京人民大会堂、香港等地演出,受到一致赞许。

  贺清信并不是科班出身,他1968年插队当了三年知青,回城后刻苦自励,考入西北大学中文系,获研究生学位。本来应该在文学方面有所建树,却偏偏在知青艺术上有所作为,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因为“用心血点燃希望”,我倒认为是知青叙写知青历史,传承知青文化的责任点燃了他和他的团员们的希望。

  首部由非兵团亲历者写作的有关兵团历史的长篇纪实文学《生命中的兵团》在北京出版签售

  德国工学博士、作者朱维毅虽然不是兵团知青,但他有着和兵团知青同样的知青经历,曾两次赴山西榆次插队,对知青岁月有着切身的感受和特殊感情,他说:“我自信能写活兵团,底气来源于自身经历,我和大家是同代人,同为知青,我能够理解大家在兵团时面对所有人生选择时的心态。 ” 他用近两年时间采访了黑龙江兵团历史的亲历者,先后在北京、成都、丹东、唐山、天津、杭州、宁波、上海、哈尔滨和黑龙江垦区进行了广泛采访,足迹遍及兵团时期的6个师,曾在8个农场组织过老职工座谈会,并查阅和收集了大量历史文献和档案,在口述和文史两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终于完成了这部长达120余万字,300余张图片,真实记录了上世纪50到70年代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中奉献过热血和青春的众生群像,浓缩为一幅兵团概貌图。书中记载了上至师团级领导、下至未成年就奔赴边疆的知青,还有将生命永远留在黑土地上的牺牲者,将所有人的故事共同汇入新中国的建设史中。(知青人讯)

  睹物思亲

  作者:吴雅菊

  昨天,翻箱倒柜收拾衣物,一眼就看见38年前,我下乡内蒙古昭乌达盟翁牛特旗海金山总校回城时师生们送我的线毯……

  昨天,

  我莫名其妙地想起来整理衣帽间。

  在纷乱的衣物堆里,

  一件线毯,

  顷刻间映入眼帘。

  38年前,

  我捧着这条线毯,

  用心地体味着

  海金山总校全体师生的真情实感。

  一遍遍地在心里呐喊:

  这不是我的意愿!

  我的意愿

  是让草原儿女上大学的愿望都实现。

  可是,我不得不选择离开,

  离开我朝夕相处,

  梦里都能叫出名字的师生,

  离开我已经确立为之奋斗一生的海金山,

  去迎接并不明确的

  朦朦胧胧的新的考验。

  38年后的今天,

  我已经从女儿变成儿子的母亲,

  当儿子初次领略世面,

  第一眼认识的就是这件线毯,

  那一条

  满载海金山师生深情厚谊的线毯,

  一直忠于职守地为我和儿子抵御风寒,

  直到物质丰富,

  生活已不记得从前,

  那条线毯还珍藏在我的身边,

  沧海桑田,

  时光更迁。

  情意绵绵,

  温暖依然。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线毯上的图案,

  那飘然而至,

  落于边缘,

  看似杂乱却错落如章的可是达子香?

  那时,

  我才十八九,

  尽管貌不如花,

  但足可冠以豆蔻年华!

  我,我们就像达子香一样,

  生根发芽,

  对这片土地满怀眷恋,

  鸿鹄志远,

  誓教荒原变良田!

  那淡淡的泛着红色的月亮,

  分明就镶嵌在家乡的天边,

  那么辽阔,

  就像父亲的胸膛可以装得下整个草原!

  那么深远,

  多像慈祥的妈妈,

  憨笑着

  却逼得皱纹更加深陷的脸!

  一条线毯,

  恰如一曲《草原恋》,

  如同白云似的绒毛,

  为我抵挡多少风寒,

  无论我离开你多久,

  总闻得到奶茶的香甜……

  (作者吴雅菊,1975年8月下乡于内蒙古.昭乌达盟.翁牛特旗海金山牧场。1976年末被海金山党委任命为场部教办付主任,后全旗统一撤销教办,调至海金山总校任付校长。1978年8月回城)

  (上图为本文作者辛力克回昭乌达盟<今赤峰市>翁牛特旗大兴农场时与老乡合影)

  点将学雷锋创业队

  作者:辛力克

  作者注:学雷锋创业队是由抚顺赴内蒙古昭乌达盟翁牛特旗大兴农场胜利大队插队知青(74届44人、76届11人共55人)于上世纪70年代创立的独立管理的集体。

  编者示:学雷锋创业队已经成为历史。谨以此,牢记那段历史和创造那段历史的人的名字。

  男儿三八(人)火力旺

  女儿十七(人)不相让

  兄弟姐妹五十五(人)

  知青创业把名扬

  单姓十八六女郎

  梁祝淑兰三人戏 (梁新军、祝秀春、郑淑兰)

  加民玉梅结连理 (邢家民、黄玉梅)

  葛利长明辽三团 (包葛利、朱长明)

  吉琴淑春钢厂去 (邓吉琴、佟淑春)

  兴旺提前回城里 (兴旺)

  福生纯华干到底 (孙福生、鲍纯华)

  方李仇吕新青年 (方向、李同玉、仇庆福、吕广友)

  大华力克联系你 (沈荣华、辛力克)

  二赵男女成对双(赵勇、赵华)

  五陈自有花木兰(陈兴云、陈安民、陈胜利、陈雨潭、陈英)

  四刘独女歌声亮(刘志刚、刘长泉、刘久成、刘秀荣)

  十王争锋八杆枪(王玉娜、王敏、王爱平、王普光、王运杰、王书全、王喜昆、王守林、王学斌、王继鹏)

  何马一女二人抢(何平、何广春、何俊、马淑华、马亚军、马景山)

  五张选出党代表(张洁、张丽、张淑芬、张兰任、张益平)

  二韩三高好儿郎(韩兴波、韩新华、高国军、高常在、高守宝)

  (辛力克:抚顺插队内蒙古昭乌达盟瓮牛特旗大兴农场胜利大队学雷锋创业队队员,现退休,自主创业)

  我幸福,因为我有一个永远像花儿一样的新娘

  文/孟梦

  退休后

  每天早上我都赖床

  老伴起来了

  把屋门悄悄掩上

  直到满屋子饭菜飘香

  才一遍一遍催我穿衣裳

  迷上了微信

  我更加不愿起床

  老伴起来了

  把屋门悄悄掩上

  饭菜凉了热,热了凉

  洗衣机也压着嗓子吟唱

  就像,年轻时周日休班那样

  早餐走到中午时光

  我,还在我的

  八十个群里徜徉

  太阳羞于晒我的屁股

  早已远远的爬到窗顶张望

  老伴蹑手蹑脚进来几趟

  喃喃自语着说了几声

  ——越来越不像样

  我还在被窝里写诗

  没有人点赞,

  群友们却调侃我,幸福的像花儿一样

  我一下子明白过来

  赖床的我,真的很幸福

  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那是因为我身边有一个

  永远像花儿一样的新娘

  2016.2.19

  随笔.艳阳情思

  作者:张亚历

  (题目是编者加的)

  南方的早春,湿雾总是悄无声息地弥散在空中,在墙壁上聚成了一滴滴的水珠,湿了整个世界。总想用灿烂的心情,风干雾里情怀,走进阳光三月。奈何烟雨迷离,掩饰了岁月的诸多欢悦。周末的闲暇,就一壶清茶,听一首音乐,任思绪在水雾里飘起,谁说不能从湿软的梦中,走进杨柳春风。雾中时有漂雨,缠缠绵绵,编织柔软的清梦。莫道湿满愁肠,在花开最美的季节醒来,定是一抹久违的艳阳……

  (张亚厉:众多知青的知心朋友,广州南方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国家知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被患者投票选举为广东省好医生。上图为张亚历<右>为知青患者诊疗后应邀与其合影)

  你悄悄地走近了我的心里

  作者:马红岩

  “你静静居住在我的心里,如同满月居于月空” 重阅泰戈尔这首诗让我爱不释手浮想联翩……

  岁月如梭,一晃步入老年,

  今日心读泰戈尔的诗句,

  心中顿起情愫、荡起波澜……

  我凝视着天空,望着星斗满天,

  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前,

  想着泰戈尔的诗句

  “你静静地居住在我的心里,

  如同满月居于夜空。”

  把自己推回甜美的青春时代……

  我的思绪渐渐地随着泰戈尔的诗意,

  牵出我的记忆长线,

  顺着记忆的长线,

  唤起我青春的眷恋。

  三十年前,一个身影悄悄地走近我的身边,

  不!应该说是静静地居住在我的心里面。

  这一住,就是数十年。

  自从这个身影走近我的心里,

  我的人生多了一份美丽的喜悦和爱恋;

  自从这个身影居住在我的心里,

  我的心中多了一份甜美的牵挂和期待。

  无论这身影走到哪里,

  他的心总是让我怅然若失,臆想牵连,

  看不见他,我就会飘渺的遐想不安。

  尤其是夜晚,我静静守候在窗前,

  望着远方,心吐我对他无限的思念。

  时时在想,这时——他在做啥?

  时时在想,这时——他是否与我一样也在思念?

  我怅坐月光下,静静地想着他何时归来,

  凝视着远方,希望他能突然出现我的眼前。

  我的眼前常常划过他的身影,

  就是我走进甜美的梦乡里,

  也是在梦的路口中——等待他的出现。

  这种等待心里很苦,常常带些泪水串串,

  眼泪浸湿了枕头,又打湿了衣衫,

  但我们心里的呼唤,彼此都能听得见。

  宁静的夜空里,你呼唤着我,我呼唤着你,

  两人的心声相互传递很远,很远,

  总是紧紧相扣、紧紧相连……

  你静静地想着我,我静静地想着你,

  想我们曾相拥在细雨中漫步的场面;

  我静静地想着你,你静静地想着我,

  想我们曾在皎月下,携手相依相伴;

  你静静地想着我,我静静地想着你,

  想我们曾在花园里,爽朗嬉闹的笑声连成片;

  我静静地想着你,你静静地想着我,

  想我们曾在河畔旁,树荫下,

  甜蜜的柔情似水的话语温暖心田。

  我们就像成双成对的小鸟,飞越万水千山,

  总会停留在对方的心窗上不愿出来。

  我们真诚地站在对方的心窗上承诺着——

  陪伴对方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一直到老,永远为伴!

  我们真诚地站在对方的心窗上承诺着——

  守候对方一生一世的心,永远不会改变!

  随着岁月的推移,我们的岁月书笺上

  渐渐地写满了柔柔的深情款款,

  随着岁月的洗礼,我们的岁月书笺上

  渐渐地写满了幸福往事和甜甜蜜蜜的爱。

  每张书笺上,都是我们的一张幸福笑脸;

  每张书笺上,都是我们人生最美的诗卷。

  笑脸上展露出我们甜美的生活点点滴滴,

  诗卷上描绘我们岁月的情怀有多么浪漫。

  翻开岁月的书笺,

  页页书笺记载着我们的心,

  翻开岁月的书笺,

  页页书笺记载着我们的情。

  数十年书笺上的记载,

  已经告诉了我们一点一点步入了老年,

  青春年少已不再回来。

  由浪漫情怀和甜蜜的语言逐渐走向实在;

  对方的一个眼神,对方的一个举动,

  不在用更多的语言去表白,彼此都深知明白。

  默契就是爱!懂得对方的心就是爱!

  静静地守候就是爱!细心地呵护就是爱!

  相互理解就是爱!相互担当就是爱!

  深情厚爱已深深埋在各自心里再也不出来……

  泰戈尔的“你静静居住在我的心里,

  如同满月居于月空”,

  字字句句深刻在双方心里面,

  泰戈尔的诗静静地融化在双方的心里,

  沁入了双方的心怀……


版权所有:赤峰智能教育网 copy 2005-2010总裁:柴春泽常务站长:高颖E-mail: cfccz@263.net 电 话:13704765925(专收短信)站长:赵杰电话:0476-8666066 8668099

技术支持:启天网络蒙公网安备15040202150519号蒙ICP备20002477号蒙网警:1504020101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