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智慧科普

名人名著与旅游

点击数:418更新时间:2008-07-11

  名人名著与旅游

  刘玉琴

  甲申年,是猴年,也许与当年的美猴王孙行者跟随玄奘法师西行取经有了冥冥中的某种关联,竟有机遇三次下江南,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虽没有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给吴承恩积累了一本《西游记》,但其中的感悟,也能记录下几个片段。其中最大的感悟,就是几乎所有的景点都是与名人名著有关,我们今人的旅游,实际上是在沿着名人的足迹,去感悟名著的灵魂与艺术魅力。

  西湖

  1、

  最早使我对西湖心驰神往的是宋代诗人苏轼那句名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想一想西湖是多么美呀——西子在中国古典四大美女中占据着“沉鱼”之位,自由美丽的鱼儿见到西施去河边浣纱,都会自愧不如,甘沉水底……是“增一寸则长,减一寸则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吗?不对,西湖不是美的标本,她是美的博大,美的包容,美的适应。任你着红,任你挂绿,任你著粉,任你施朱,任你怎么折腾,她都是美的,是可人的,“浓妆淡抹总相宜”。

  旅游车不疾不缓地驶进了西湖旅游区,道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雪松翠竹紫藤女萝,我的目光无意中向右一转,啊——万松书院,这不是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读书的地方吗?在得到导游的肯定之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旋律立刻在我脑海里骤然响起——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纷飞久徘徊,十八相送情切切,山伯永恋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典爱情故事中最浪漫的,得知恋人梁山伯身居黄土之中,祝英台身穿嫁衣,破土进冢,而后,化作一双彩蝶在花丛中起舞徘徊……这是作家升华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给人世间一个美丽的绝唱。我真想让旅游车停下来,沿着这竹林小道,走进万松书院,然后,再顺着“十八相送”的长亭古道走一遭,去体会梁祝当年的缠绵……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就象现在的经济社会竟争时代再也不会产生梁祝这样浪漫美丽的故事一样。同车的人都想直奔主题,急着乘船去游西湖,我不能放纵自己的个性。

  对于梁祝,现代人有多种说法,但集中起来有两点:

  一种是婚前说。梁祝的恋情浪漫是浪漫,但是太不实惠了,十八相送的途中,祝英台几次以水中的鸳鸯等路旁之景物启发梁山伯悟出自己的女儿身,但呆头鹅似地梁山伯百启不发,这等智商之人值得祝英台以青春美丽鲜活活的才女之身与之同穴吗?何况梁山伯家有是那样的寒酸,祝英台要出版个诗集和书画集什么的,他梁家出得起书号钱和印刷费吗?祝英台太拿自己的美貌和才华不当钱了。不见人家琼瑶女士,三十大几了,估身而嫁,成了编辑家兼出版商的台湾名流平鑫涛的妻子,平鑫涛出钱把琼瑶的小说变成了电影、电视剧,人们看了电影、电视剧,就去买琼瑶的小说读,小说一版再版,电影和电视剧一拍再拍,电视频道一增多,图书市场和电视剧市场供求关系来了个大置换,琼瑶女士和平鑫涛先生夫妻俩就先拍了电视剧,再把电视剧剧本置换成小说出版……文化市场上良性循环,名气银子大把大把地收获,与之相比,祝英台傻冒了吧。

  另一种说法是婚后说。别看梁山伯和祝英台他们恋得生生死死不离分,让他们结了婚,在锅碗瓢盆交响曲和竟岗、下岗的生活中过上一两年,看他们还有那份激情那份浪漫麽?用生物学的角度来认识爱情,夫妻间最长的时间是三个月……呀!好怕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这经典的爱情故事能够流传千古,原因就是他们还没结婚吗?

  拂去世说的纷扰,中国毕竟在历史上产生过这样经典的爱情故事,西湖边上的万松书院已经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名字及化蝶的美丽传说镌刻在世人的心中已经太久太久……

  名人名著与旅游

  西湖

  2、

  见到西湖了。

  没有我想象的烟波浩渺,温柔飘逸。甲申年的江南也缺雨,加上旅游团队已泛滥成灾,过旺的人气,蒸发和销蚀了西湖的许多水汽和灵气,也许还要加上深秋的缘故,西湖显得疲惫和萧索,不像“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倒像一位青春已过韶华不在的老妪。

  我不顾导游的吆喝,一双眼睛急带着两条长腿,奔到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雕塑前。凊癯的面容,飘逸的美髯,一副仙风道骨的神姿,哦——在我的想象中,先生也应该是这个样子。初读先生的诗,是在小学的课本上——“蓠蓠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千古绝句,竟是白居易十六岁之作。风流才子不做纨绔子弟,却把眼光投向了弱势群体:“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一个大诗人,用现在的话——如此关注“三农”问题,实在令人感动。

  白居易令西湖感动的是,他在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时,见西湖(历史上也曾有钱塘湖的称谓)湖底淤积,湖道堵塞,湖水泛滥,冲毁湖两岸的庄稼住户。白居易便主持苏杭的百姓清湖内之淤泥,并在湖边用淤泥筑起长堤,利用湖水灌溉一千多倾田地,真正地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受西湖泛滥之苦的老百姓对他感激涕零,“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涕”。

  白居易主持清於筑成的堤坝被后人称之为“白公堤”,简称“白堤”。西湖边与“白公堤”齐名的还有一座大堤,这就是“苏公堤”,简称“苏堤”。

  “苏堤”是以北宋大诗人苏轼之名而得名。相当年,一阙著名的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使得苏东坡名冠炎黄,豪放派诗人便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给他定了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就是苏东坡的豪放派性格使然,在他被贬到杭州做地方官时,不颓废,不沮丧,积极走访当地,考察民间疾苦。他发现杭州西湖年久失修,以危害到了百姓的生活,便带领百姓们挖出了湖里的淤泥,筑了一条三十多里的大堤,还在上面栽了芙蓉和杨柳。杨柳岸,晓风残月,便成了西湖美景。这条三十多里的长堤,就是许多有情人一踏上去就流连忘返的“苏堤”。

  “白堤”“苏堤”以治淤工程为西湖添美景,“白公”“苏公”以万代诗名给西湖增美名。

  名人名著与旅游

  西湖

  3、

  摩肩接踵地登上了游西湖的的客轮,与别处坐轮船不同的是人们都不是先抢占座位,而是一窝蜂地抓住栏杆,舱内空荡荡的,船舷旁,甲板上,都被游人挤得密不透风。更有甚者,船上的七八个导游都争先恐后地开始了工作,有用微型麦克的,有用低音喇叭的,还有的凭借本身富于磁性的嗓子不借助任何传媒地施展着口才。导游们面对西湖的讲解真是百花齐放见仁见智,有偏于史实的,有偏于传奇的,有偏于神话的,也有零七八碎的信口开河……我索性悄然闪进客舱,不是去寻找座位想歇歇脚,是导游们的强烈灌输吵得我心烦意乱,西湖这处处入画的景致,能携三五知己,或登舟临风,或缓步湖岸,边游边叙,边叙边议,才是我想往的旅游……我想,我对旅游的境况追求,也许今生只有交付《梦想剧场》了。

  雷锋塔、断桥、三潭印月……这一处处景观一一地在我的眼前掠过,我这才想起,还有一大名著在这里“把爱情的故事传说——”,《白蛇传》,许仙与白素贞的爱情故事。我不太清楚,中国从古至今究竟发生过多少堪称为经典的爱情故事,我所知的古代四大爱情故事——梁祝、牛郎织女、天仙配、白蛇传,好家伙!西湖自己就占了两个,无怪乎西湖这么出名,是爱情这个艺术家们创作的永恒主题,把大多数的人们吸引到这来的吧?关于《白蛇传》,关于白娘子与许仙,京剧、评剧、越剧、川剧……一个个的戏曲剧种,香港版、台湾版、大陆版……电影、电视连续剧——《白娘子传奇》《新白娘子传奇》,已经把人们的视听感觉都磨砺成茧子,我实在是没有唠叨的必要了,但我有一点至今也弄不明白,白娘子与许仙、织女与牛郎、七仙女与董永、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四对恋人,除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不是人与仙,就是人与妖,况且梁祝的美丽也是因为幻化成仙。我不知是人间男女的爱情不美丽呢?还是人间男女的爱情难以发挥作家创作思想与创作手法的浪漫呢?

  少时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雷锋塔倒了》,大意是说法海和尚用来镇压白娘子白素贞的塔就是雷锋塔,雷锋塔倒了,就是法海所代表的封建势力的垮台,是大快人心的事。而事实上,却是西湖边上的百姓们,信奉了镇压白蛇的雷锋塔的砖石能辟邪,于是就你拆一块,我拆一块,各自搬回家中,去镇压各自家中和心中的“邪”了。雷锋塔的砖石被一块块地拆走了,它辟邪的“法力”也就一块块地转移了,于是,雷锋塔就倒了。按说,这是一场由于老百姓的愚昧与迷信导致一座极具文化价值的文物被损坏的悲剧。如同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体现了作家的浪漫主义创作思想与创作手法一样,《雷锋塔倒了》一文也是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它浪漫就浪漫在文章采取了象征的手法,用雷锋塔象征了封建统治和封建势力。

  我们应该感谢《雷锋塔倒了》这篇名著的作者,因为,是他的这篇文章让重修后的雷锋塔更加出名,更加引人注目。

  名人名著与旅游

  西湖

  4、

  下了游西湖的客轮,我们凭借着手中的记者证,走进了坐落在西湖北岸的岳王庙。岳飞、秦桧这两个名人的名字立刻进入我们的眼帘。

  公元1103年的中国,是大宋朝的天下。一天,在河南的一个村庄里,一个男孩儿呱呱坠地,此时,一只大鸟从屋顶飞过,男孩儿的父亲便给他起了一个单字的名字:飞。这个男孩儿就是岳飞。岳飞天生是一个英雄的胚子,他还没成年,就能拉动三百斤的硬弓,而且是左右开弓。他还学得一手好枪法,上下翻飞,如同蛟龙一般。岳飞参军了,临行前便诞生了以后的一出著名的京剧《岳母刺字》,深明大义的老妈妈在岳飞的背上用针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字。

  岳飞以自己的战绩升至元帅。

  北方马背民族的大金朝日益强大起来,在对大宋朝的攻占中,在宋钦宗靖康二年,把大宋皇帝宋钦宗和他的叔叔宋徽宗掠走。岳飞著名的词篇《满江红》便诞生在这个时代:“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就是这部忠君爱国流传千古的诗篇还给现代的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找过麻烦,那时,我在一家县级广播电视局负责业务工作,上级主管部门一个电话打下来,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停播《射雕英雄传》,原因是《射雕英雄传》引用岳飞的《满江红》里有这样的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内蒙、新疆在历史上都曾是“胡”的领地,都曾是“匈奴”人的故乡,《射雕英雄传》有碍民族团结……那个时期终于过去了,大多数人都学会了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就在岳飞写下《满江红》之时,以岳家军和抗金将士的实力,满可以一鼓作气,收复失地,解救被金军掠走的徽钦二帝,还大宋江山金欧一片。但主政的宋高宗赵构是个软弱无能的皇帝,他听信被金军放回来的大宋叛徒、大金内奸的宰相秦桧的谗言,在一天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调节节大胜的岳家军放弃抗金,星夜回朝,以期与金朝元首金兀术和谈。

  至此,秦桧得到金兀术的密令,要他除掉岳飞。

  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大冤案大悲剧发生了。秦桧收买了岳飞手下一个叫王俊的贪婪小人,诱使他诬告岳飞谋反。继而听从老婆王氏的恶计,派手下人在狱中将岳飞毒死……

  在岳王庙的出口处,我看到了一座秦桧赤身裸体,双手反绑、双膝跪地与妻子的铸铁塑像,据说,这是杭州人为了表示对秦桧夫妇的仇恨与鄙视而修建的,后人经过这座铁铸的跪像前,都要往秦桧夫妇身上吐口唾沫,以示这对奸人夫妇要万古遭人唾骂。

  出得岳王庙,我模模糊糊地想起了两句秦桧后人的诗:人到西湖羞名桧,我进岳庙愧姓秦。看来,先人造下的孽,也连累后人的心灵不得安宁。

  坐在西湖边的草地上,我在想:秦桧的后人大可不必永世愧疚下去,十二道金牌调岳飞、诬陷岳飞谋反、在狱中毒死岳飞,这都是得到了宋高宗赵构的准许和默许的,十二道金牌是皇帝发的指令,诬陷岳飞谋反,也是皇帝定的案,毒死了岳飞之后,皇帝也没追究秦桧的失职,说不定这一切都是出于宋高宗这个皇帝老儿的鬼心思:岳飞北定中原,救回徽宗钦宗他的父亲和哥哥,那这把大宋皇帝的龙椅还有他赵构坐的吗?作为名奸的秦桧,作为名将的岳飞,其实,都不过是皇帝龙椅下的犬、马而已。

  名人名著与旅游

  乌镇

  1、

  江南水乡,对于大北方、特别是干旱少雨的大草原大沙漠的游客来讲,该是多么的诱人向往。乌篷船、黄梅雨、弯弯的河道、窄窄的小拱桥,水乡人家的村姑村妇们提着木桶,挽着米萝、挎着竹篮,三五结伴,在水边洗衣淘米,高兴时就泼着水花嬉戏打闹,郁闷时就呆呆地盯着河水,任那思绪惆怅……多么美的一幅幅或浓或淡水墨画呀!记忆中的江南的水墨画不论浓淡,都不是我亲眼所见,那是我少年时在鲁迅的小说《祝福》、茅盾的小说《春蚕》、《林家铺子》里读到的,在成年后的电影《早春二月》、《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电视连续剧《杨乃武与小白菜》……银幕荧屏的画面上看到的,到江南的实地亲眼看一看这一幅幅“水墨画”,就象个诱人的小精灵一样,睁着一对纯净的大眼睛,魂牵梦绕地牵挂着我的向往。

  终于如愿以偿。

  深秋十月,随着报社首批华东五市旅游团的行程,我来到了浙江著名的水乡——乌镇。急急地跳上渡船,我的目光从短衣短裤戴着宽沿儿草帽的摇橹人褐色的脸上,转到了穿镇而过的那条小河上。河水并不清澈,但幽幽缓缓的水面让人感到很深邃,两岸是直立的高高的房子,多是木板搭起来的阁楼,一幢一幢的院落间,是一级级用石板砌成的小码头,不时地有人拾阶而下,蹲在石阶上弯腰洗着衣物或涮着拖布。据说,居住水乡的人是家家有渡船的,傍晚的时候,家家的小码头上都会停泊着一叶或几叶小船,是用来交通运输,也是用来做生计的。小河的两岸是葳甦的树木,深秋了,它们的叶子没有了稚嫩光鲜,却清晰地把远处的小石桥衬托得古朴精巧,走在拱形桥板上的人因为远而看不清面目,遥遥的,就好似来自远古,哦——元曲大家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就是写的乌镇么?我摇摇头,仿佛是摇掉了意识中的幻觉,为的是让自己刚到乌镇的神志不再恍惚,相信自己少年时在小说里读到的、成年时在电影电视看到的意境,就真真地出现 在我的眼前,就真真地存在于我的脚下。

  绕过了石板桥,我们一行人拐进了一条幽深而悠长的石板古巷,古巷的两旁也如同小河两岸的建筑一样,是直立着的木板阁楼和以木石结构为主的深宅大院,哦——水乡的交通原来是由小河和石板古巷来连接的,而水乡的建筑是以木头和石头来支撑的,江南多雨,如果像我们北方乡村房屋的高墙厚土,保温则保温,挡风则挡风,一天两三次的雨水淋洒,用不了几天,就该是一堆黄泥了。木头和石头,在江南水乡构筑了人们交通和房屋,使道路不再泥泞,使房屋不易倒塌,一方水土一方人,这就是江南的文化,我在想:曹雪芹《红楼梦》里宝黛的“木石前盟”,那灵感是不是来自这江南水乡交通与建筑的木石启示呢?

  一块牌匾一下子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呀,林家铺子。茅盾的名著,我小时候看过电影的,它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名人名著与旅游

  乌镇

  2、

  我知道了,我们一行人已经走进一个伟大作家的故乡,我不知道,我将怎样地去拜谒他的灵魂。

  茅盾,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原名沈鸿,后改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一九二七年发表小说《幻灭》时开始用的笔名。一八九六年七月四日,茅盾就诞生在浙江桐乡县的乌镇。父亲是位中医,在茅盾十岁时便去世了。母亲姓陈,出身书香门第,她的文学修养对茅盾的影响很大。

  我不是个爱照相的人,但我还是招呼我的同伴在门额上挂着《林家铺子》的百货店前拍了一张照片,然后,一个一个柜台地查看,有没有“一元货”。一元货是《林家铺子》里林老板面对竟争而想出来的一个促销招数,便民而盈利。可惜了少年时看电影的深刻记忆,店里没有“一元货”。俄顷,我在心里暗笑了,暗笑自己对名著的痴颠,茅盾七十二年前写的《林家铺子》,那里的一元钱不是现在的人民币,那里的牙缸、牙刷、牙粉、毛巾,现在早就更新换代不知多少次了,现在的《林家铺子》不过接着名著的光,在乌镇开的一家杂货店,按图索骥本身就是一种死性和愚蠢。

  对《林家铺子》的失望、惆怅,并没有影响我对茅盾故居的仰慕与渴望。轻轻地走进先生的故居,与我想象的一样,文人的故居不是一座豪宅,二进的院子,虽经日月风雨的剥蚀,但也看出当初的朴实无华。我站在先生的书房里,盯住那张油漆斑驳先生用来读书写作的四方桌子,想象着在那张方桌上,白天有一杯冒着香气的浓茶,晚上有一盏玻璃罩被擦得干干净净的煤油灯,先生伏案于此……心灵在时空中穿越,我闭上了眼睛,心里默记着我读过的先生的作品:《幻灭》、《动摇》、《追求》、《春蚕》、《林家铺子》、《子夜》……睁开眼睛,对照先生的作品目录,我发现我读的作品真是微乎其微,但就是这样,先生对我辈后学的文学滋养,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穿越一条窄窄的甬道,在后庭的一间展室里,我看见了先生代表作品里的那些人物的木刻画,老通宝、多多头、林老板、明秀、寿生、吴荪甫、赵伯韬、屠维岳、冯云卿、冯眉卿、林佩瑶、林佩珊……其实,这些文学史上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在教科书里、在喜爱茅盾先生作品的阅读中,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了读者的心中。

  走出茅盾故居,在以后的参观游览中,我感到索然无味,扬着“酒”字旗幡的三白酒作坊,飘挂着一匹匹蓝底白花家织土布的印染作坊,充满了铜臭气的钱币博物馆……我想:如果没有茅盾先生的故居,虽然有着民俗的“秀”,光靠这些小小的景观,也没理由招揽来这每天数以万计的游客。“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江南的水乡古镇比比皆是,乌镇是养育茅盾先生这位名人,而使天下游客趋之若鹜。乌镇水乡的后生们该是多么的荣幸,中国有句俗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张进入乌镇的门票就是四十元,撑起小船,坐上去一位游客在乌镇的河道走上一个单程,就是十元钱。让乌镇的后生们凭着自己的名气过上滋润的日子,这是茅盾先生生前连想也没想过的吧!

  我辈红山人居住在诞生七、八千年灿烂文化的土地上,然那七、八千年的灿烂能留下来就是几只玉龙、几片陶瓦、几圈岩画……时间太久了。能为后人带来门票的人文景观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就数喀喇沁旗王府了


版权所有:赤峰智能教育网 copy 2005-2010总裁:柴春泽常务站长:高颖E-mail: cfccz@263.net 电 话:13704765925(专收短信)站长:赵杰电话:0476-8666066 8668099

技术支持:启天网络蒙公网安备15040202150519号蒙ICP备20002477号蒙网警:1504020101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