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际交流

我的少年球友韩华

点击数:1457更新时间:2013-11-22

  我的少年球友韩华

  孙洪川

  韩华,当今中国女乒二队的主教练,当年我少时所敬重的球友。我们曾代表昭乌达盟先后两次赴锦州参加辽宁省比赛,且还荣获过少年组团体亚军的骄人成绩,说起来这已是四十余年前的往事了。

  我同韩华初识于1970年夏,那时昭乌达盟已划归辽宁省。为备战在锦州举行的全省青少年乒乓球赛,盟体委经层层选拔组建男女四个队进行集训,我和韩华被选入少年男队。记得报到后的一天下午,我正在老盟建公司的礼堂训练,教练袁为仁招呼我到场外,拍着一位身材修长、性情腼腆的半大小伙的肩膀说:“他叫韩华,从今你们就是队友了,要互相帮助啊。”我明白教练的意思,貌似兄长般主动同其热情拉手,韩华微笑地回应几句客气话。当时,他那一张俊秀的“娃娃脸”,以及一口纯正的“海蛎子”味,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以至现在别人提起或自己想到他时,浮现于眼前的总是这个“大连男孩”的模样。

  此后,我们在集训队里同吃同住同操练,每天的活动基本是球场、食堂和宿舍“三点一线”,自然而然便处得亲如自家兄弟了。于是,逐渐知道一些其家庭身世方面的情况:一九五八年,韩华生于大连一个医学之家。从美丽的黄海之滨来到塞外,是因在干部疗养院当院长的父亲韩秉璋,六十年代末被“任命”为一○一医疗队的队长,必须携家带口来偏远的宁城县“卫生支边”。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这对少年韩华来说,虽属命运多舛,却也因祸得福,从此走上一生不渝的乒乓运动之路。

  韩华左手直握球拍,反胶“左推右攻”,当时这是很普及的技术,集训队的男女队员凡直握拍者大都采取此种打法,但“左撇子”仅他一人,所谓寡者为王,物稀为贵,同样打法在韩华拍下却显示出不同凡响的威力。玄机自然是,比赛中他完全适应你,可你很难适应他,韩华的“左握”占尽了便宜。用教练的话说:“这就是先天的优势”!所以,大家都愿意同其打“练习”,而他的性格又很“合群”,全队那时似乎属他的人气最旺。

  因为首次参加辽宁省的重大赛事,盟体委对集训格外重视。赴锦州参赛之前,又专门送我们到沈阳体育学院进行专业培训。十天中记忆最深的是,有机会经常与学院运动系的队员“过招”实战,还不止一次到省队观摩职业高手的训练,甚至得到他们有针对性的 “亲炙”,那种“人外人、天外天”的感觉,的确让少不更事如我者大开眼界,颇有启迪和收获。应该说,每位球友水平的提高显而易见,不过程度大小因人而异,韩华显然是进步快、受益多的队友之一。当然,也有令人乏味之处,那便是每天雷打不动、单调刻板的高强度身体素质训练。有几次趁教练有事不在,我悄悄招呼韩华出去换方式“锻炼”,因学院对过不远乃著名的北陵公园。每逢此时,他总是面带笑意摇摇头,以那个年龄难能的定力和耐性,坚持做完所有规定的训练科目,绝不“中途走私”或“缺斤短两”。

  转眼赛期临近。在沈阳驰往锦州的列车上,我和韩华闲聊比赛的前景,我们虽对自己的实力充满信心,然抵达锦州后兄弟市地队却无一“买账”。 其原因不难理解,一来昭盟在他们眼里属“穷乡僻壤”,球技自然不会有多么高超;二则“人在衣裳马在鞍”,我们的“行头”实在“土”得可以。但就是这支不被看好的队伍,竟刮起强劲的“昭盟旋风”,甚至让一些公认实力雄厚的球队跌破眼镜。在激烈的团体竞赛中,韩华按教练意图大多首发出场,无论赛场情形多么艰难和复杂,其总会不负众望赢得“开门红”,为我和另位队友减缓许多压力,只要正常发挥水平,乘胜扩大战果,便可稳操胜券,从而一路势如破竹,高歌猛进,最终挺进决赛荣获亚军,还出人意料地战胜了赛区夺冠呼声颇高的锦州队李久一,后来曾夺得第三十五届世锦赛男双冠军的沈阳队王会元(与李振恃合作)等,当时爆出的“冷门”有人戏称为“威震渤海湾”。还应提及的是,自我们顺利打进复赛后,省队裴指导与罗武汉、宋明奇等弟子每场必来观战,因为他们肩负着选拔优秀后备专业队员的使命,韩华以良好的综合素质幸运地进入“红名单”。

  1973年冬,全省青少年乒乓球赛由锦铁局承办。赛前抵达锦州时,先期从沈阳来的韩华到站台接我们,此时他已是省队资深的选手,那一口“海蛎子”味仍亲切有加,不同的是略显成熟的“娃娃脸”,似乎较前两年更舒展大气,再加上一身省队的专业“标配”:梅花牌运动服和草绿色军大衣,极符合其“归原队”参加比赛的身份。晚饭之后,我们到指定的球馆熟悉场地,顺便与韩华于热身中过手练习。所谓“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他退居中台虽打得异常放松,但正手的弧圈和反手的击打,感觉如有一层气场密不透风,乃知其功力大为精进,已修炼得今非昔比矣。在这次比赛中,最具逆转性的变化,不是由我代替过去韩华首场出战的位置,而是“冤家路窄”同李久一领衔的锦州队再次遭遇。记得在关键的第五场,由我迎战已是大军区队的李久一,虽从实力上己弱彼强,然比分始终咬得极紧,至决胜局仍胶着不下。在19∶20的危急时刻,李久一发球抢攻,我退台回一高球,当时这个几近天花板的球下降轨迹,似乎怎么看也不太可能落至台上,就在我准备上前握手之际,谁知此球竟鬼使神差般擦边坠地,于是出现20平的戏剧性场面,引来全场所有人关注的目光。“球打到这份上,谁沉住气谁赢”。这是韩华在我捡球时压低嗓音的“点拨”,显然是其悟出的经验之谈。最终的结果,李久一没有沉住气,我拿下决定性的两分。赛后,锦州市的教练还带领全队来驻地“上门取经”,自然是那个年代特有的“花絮”了。

  自这次锦州一别,我和韩华再未见面。1979年春,我因公出差沈阳,袁为仁兄在太原街请我吃饭,席间我们谈起他都很想念,饭后其用自行车驮我到南湖体工队,先去宿舍后到训练馆皆不遇,最后只得趁夜色扫兴而归。其实,我们目的很简单,不过想来见韩华一面,这就是那时纯粹的球友之情。

  我同韩华虽远隔千里,却不影响球友的真切关注:1979年,风华正茂的韩华如愿进入国家队,因年龄和伤病成为女乒的 “幕后英雄”;1984年,只身赴地中海边的小国突尼斯任十二载外教,其间回京探亲时有缘有份地收获美满的爱情;1996年,职满归国在国家男女队分别执教九年,曾担任詹健、王皓、孔令辉和郭跃等一批著名国手的主管教练;2005年底,顺利竞聘为国乒女二队主帅,八年间默默无闻地在此埋头耕耘不辍。如今,韩华十九岁的儿子韩刘尼斯,子承父业,后生可畏,早已名播国内外乒坛,亦是“国兴家旺”之佳话吧。

  2005年夏秋之交,欣闻韩华将莅赤观摩中超乒乓球俱乐部联赛。少时球友自京来不亦乐乎?我自知于情于礼皆应备好酒菜以尽旧谊,遗憾的是结果其因故不得不取消行程。无独有偶,翌年夏某日上午,接到球友孙秀琴电话,说是韩华来赤,午间聚餐叙旧,务必光临云云,而此时我正在东北出差。机会一再擦肩而过,真乃时也天也命也。

  看来,球友相见也有“命定”机缘。能得见者,自有其见面后的不尽欢畅;不能得见者,亦有其未见面的无穷思念,这无疑为友朋间情感的极致流露和表达。当然,我还是热切期待着前者,因为整整四十年没有相见,再不“欢畅”真的都老了!


版权所有:赤峰智能教育网 copy 2005-2010总裁:柴春泽常务站长:高颖E-mail: cfccz@263.net 电 话:13704765925(专收短信)站长:赵杰电话:0476-8666066 8668099

技术支持:启天网络蒙公网安备15040202150519号蒙ICP备20002477号蒙网警:1504020101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