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多彩人生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刘建生专访

点击数:491更新时间:2010-07-04

  中国网 | 时间: 2008-11-17 17:22:08 | 文章来源: 中国网电大频道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为纪念邓小平批示电大成立30周年,《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和中国网•电大频道共同推出“电大30年 校长系列访谈”栏目,今天来到我们节目现场的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的刘建生校长,刘校长欢迎您!

  [刘建生]:

  主持人好,网友好!

  [主持人]:

  刘校长,据我们了解您到电大已经是十年了,是这样吗?

  [刘建生]:

  对。

  [主持人]:

  请您首先谈谈您到电大这十年来,工作当中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刘建生]:

  好,1998年重庆市委、市政府把我调到电大来工作。时间真是过得很快,一晃就十年了。这十年来我感觉收获很多、感受也很多。电大是小平同志亲自批准和创办的远程开放大学,特别适合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办大教育的形势。他为很多想学习的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这一点我有深刻的感受。我是1973年初中毕业的,毕业以后,因为文化大革命,受极左思想的影响,我就没有机会上高中。当我知道我不能上高中的时候,心里非常难受。因为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喜欢学习。一听说学习的机会没有了,不能上高中了,那时感觉非常痛苦!我就把我小学时候、初中时候写的日记、笔记本、作业本全部烧掉了。就想既然没有机会读书了,也就不再读书了。

  [主持人]:

  您觉得就跟读书无缘了。

  [刘建生]:

  对,后来就干过很多种工作,做过纤夫、石工、泥工、电工,当过代课老师、会计、人力车夫、搬运工等,从1973年到1979年整整六年做过14种临工。

  77年的时候,小平同志恢复高考了,那个时候还不太相信,认为咱没有机会读书了。78年的时候才准备参加中专考试,因为我是初中生,所以只能考中专。就开始复习,考试之前的一个月突然宣布23岁以上的不能考中专。

  [主持人]:

  年龄超了。

  [刘建生]:

  只能考大学,我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复习考大学,结果差四分没考上,但是给了我希望,我感觉我努力能够上。后来79年我就以比较好的成绩考上了西南师范学院,就是现在的西南大学。考上大学以后,我感觉有新的学习机会了,学习就非常刻苦和勤奋。我说这段话,主要是想表明对电大是平民进步的阶梯,是教育公平的砝码这个办学理念的情感,很多想上学的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能离开自己的家乡,他在当地通过我们就可以学到他想学的知识,所以我到电大工作这几年,感觉非常辛苦。

  [主持人]:

  为什么?

  [刘建生]:

  因为电大工作的面很大,比如说我们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我们除了校本部以外,我们还设有49个区县电大或行业电大,我们要到下面去检查工作,要和当地的教委和政府及我们当地的电大共同来研究如何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如何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所以可以说这十年我是不敢懈怠、努力工作。因为我想到以前我想读书的时候没机会,现在我在做这个工作,我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我们想学习的人提供更多的、更好的学习机会或条件,这就是我的一个责任。

  [主持人]:

  您自己有这种经历,所以感受特别深,想上学却上不了学,特别痛苦,所以您在工作中特别努力为别人创造这种机会。

  [刘建生]:

  对,我刚到电大的时候,是1998年,99年我们就开始实施电大的远程开放教育试点,我们是第一批参加试点的,刚好我又是刚到电大来就遇到这个试点工作。这个远程开放教育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把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传输到全国各地,包括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花了数千万建了一个双向视频教学系统,建了计算机教学平台,远在几百里以外的巫山、酉阳、秀山这些县的学生,他可以通过在我们当地的电脑终端教室学习知识,也可以在家里面、在办公室,通过点击我们电大的教学平台,进行个别化的学习。这种开放教育,主要适应了现在想学知识,但是工学矛盾又比较突出的(人群)。而且可以把最好的教学资源,通过技术平台传输给我们的求学者。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特别强调:一定要用最好的技术,用最好的资源,还有最好的服务。我感觉到电大的工作,可能更多要把工作放在服务上面。我提出了一个概念,是服务是电大的核心竞争力。

  [主持人]:

  您觉得服务是核心竞争力,为什么这么说呢?

  [刘建生]:

  教育它一方面是传授知识,但是从电大的角度上看,它不是一个封闭式的,就在学校里面学习的这样一个传授方法。它要提供学习前的咨询,学习中的答疑,还有学习以后的一些东西。如果我们把服务做好了,让电大的学生心情愉快,又能学到知识,所提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答,甚至有的时候还进行一些心理上的咨询,帮助他学知识,还有掌握一些技巧和技能,提高他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我们把服务做得很周到。比如说我们今天要上视频课了,就应该提前告诉学生,这个视频课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如果今天上视频课的时候,你不能到当地电脑的终端教室学习,我就通过手机短信,或者打电话,或者网上告诉这个学生,我们视频课的资料是放在网上什么地方,请你自己去学习。所以我感觉到,学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而且我们做教育工作的,如果能够真正把服务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提高,人才的培养,都能够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主持人]:

  那这种服务理念,好像和传统教育里老师命令学生你做什么,有很大的改变。

  [刘建生]:

  对,我还要说一点就是什么呢?远程开放教育它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在传统教育里面,是我教你学,我教什么你学什么。是以教师和课堂为主导,学生实际上是比较被动的。但是远程开放教育,我们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

  [主持人]:

  主体变了。

  [刘建生]:

  教师实行的是导学,助学,不是直接的教学,是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在远程开放教育过程当中,学生要有自主性,主要培养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了解怎么去学习,怎么样才能学好,遇到困难怎么去解决。实际上这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远程开放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的特点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这个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努力。

  [主持人]:

  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刘建生]:

  我们首先是要在全校树立服务的理念。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是我们必须要为他服务好的一个对象,而不仅仅看作是管理的对象,应该是服务的对象。二、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服务的制度,比如说首问责任制。我们学生有问题,问到哪一个老师,哪一个干部,你必须从头到尾给他解决好,即使你解决不了的,你也要联系他人帮助解决。第三,我们采取了一些技术手段,比如说短信平台,还有我们的答疑,我们导学中心专门有一个平台回复学生的一些问题。我们还定时派老师到答疑室值班,回复学生的问题。甚至我们在工作上规定,学生的提问,发来的帖子,必须在什么时间回复。在制度上,在技术上,在理念上强调一个服务的理念。

  [主持人]:

  咱们老师回帖的数量有做过统计吗?

  [刘建生]:

  做过统计,数量还是很大的。因为学生提问的时候,有的是几句话,或者是一个问题,但是老师的回复多,你得给讲解清楚。

  [主持人]:

  因为不是这种面对面的,所以讲解必须得清楚些。

  [刘建生]:

  我在电大作为党委书记,也是常务副校长,应该说是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主要的工作我想就是理清思路、组建队伍、改善条件,这三件事,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学校办学的思路搞清楚。

  [主持人]:

  理思路。

  [刘建生]:

  在这个方面我来了以后,做了大概一个多月、两个月的调查研究,我基本上是跑遍了重庆市所有的区县。

  [主持人]:

  您刚来的时候对这一块也不了解。

  [刘建生]:

  我以前从来就不知道电大是干什么的。我感觉到作为学校的校长,首先是要把办学思路搞清楚。我来做了调研以后,就感觉到像我们重庆这个特殊的情况——重庆是一个年轻的直辖市,但是,既是大城市,又是大农村。

  [主持人]:

  怎么说它既是大城市,又是大农村呢?

  [刘建生]:

  人口有三千多万,其中有两千万人口是农村人口。

  [主持人]:

  这比例很大。

  [刘建生]:

  比例很大,主城区以外,还有很多边远的区县,有的是少数民族地区,有的是三峡库区,还有国家级的贫困区,山区,所以发展得很不平衡。尤其是教育发展不平衡,高等学校基本上都集中在主城区,在区县的高等学校很少,只有几所。所以这么大一个区域,8.2万平方公里,几千万人口,如果不想办法把教育的面往下延伸,那么就使很多想学习的人没有学习机会。电大刚好有这个条件:有网络,俗话说有“天网、地网,还有人网”,有这样一个庞大教育的网络,可以把教育的触角伸向那些边远地区。

  我做调查以后想:重庆是直辖市,它的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要应用型人才。所以后来我们就在2001年提出了学校发展战略,叫“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就是以远程开放教育为主体,以高职高专和继续教育为两翼。实践结果看来,应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远程开放教育这块,我们现在做了几件大事情,其中一件大事情就是我们构建了重庆市的电大系统远程教育的平台。我到重庆电大来的时候校本部就是十几台计算机。

  [主持人]:

  那会儿条件很差。

  [刘建生]:

  网络也没有,条件很差。但是这几年通过市委市政府的支持,还有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还有我们电大自身的努力,我们现在有一个庞大的计算机教学网络。我们还有直接双向视频的教学系统,我们一点对三十三点。请老师来上课的时候,边远地区的学生可以和老师直接面对面的进行交流,这些系统都是很好。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庞大的资源库,就是每一个专业,每门课程,我们都有几种教学资源,既有文字的,也有我们网络的,关键是我们有网络的。比如说计算机应用技术,你点开我们重庆电大的教学平台,在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里面,我们有老师讲课的课件,还有大纲,还有答疑,还有模拟题,自己可以做的,非常丰富,非常方便。

  [主持人]:

  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刘建生]:

  我们还把办学向下延伸,比如说我们在重庆实行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概现在有五百多个村有大学生,我们现在有两千人左右(学员)。希望一个村要培养一个大学生,使他成为这个村里面的科技、文化方面的“领头羊”,因为我在万县当过副县长,我知道,农村关键的还是要有一个观念的改变。如果一个村子里面,有几个在观念上能够接受新事物的,能够带头用良种,用新的农技方法,在这个村就带头了。我们的农民兄弟是很实在的,他不会看你说的怎么样,他看究竟效果怎么样,有几个人带头,比如说种优良品种的果树,养优良品种的禽畜,采取新的种植方法,很快其他农民就跟上去了。所以我们想通过这些工作,让我们的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能够培养出一些拥有新的知识,新的观念,新的技能,这样一些带头人。这是关于在远程教育开放教育这块,现在我们在校的学生也很多的。

  [主持人]:

  在校的学生大概有多少人?

  [刘建生]:

  我们大概有五万多,将近六万人,规模比较大。

  [刘建生]:

  另外就是还有职业教育,是我们工业化社会,尤其是我们现在发展中国家特别需要的。因为我曾经到香港去考察过,我也曾经到澳大利亚去考察过。

  [主持人]:

  您的体会是什么?

  [刘建生]:

  我就感觉到这些国家和香港地区,之所以经济发展得比较快,除了重视一些高精尖技术的研究,更重视市民素质的提高。因为大部分还是职业人,不管是生产第一线的,管理第一线的,销售第一线的,都有大量的人群。这些人的技能如何,知识如何,确实都关系到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我感觉咱们国家现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非常正确,应该这样。我们特别强调工学结合,校企结合。我认为职业教育必须要走这条路,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道路,闭门造车就课堂到课堂是不行的,我们采取了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

  [主持人]:

  具体是怎么做的?

  [刘建生]:

  比如说我们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有些课程我们就放在酒店里上,让学生直接到酒店,有一段时间学生直接到酒店里面去顶班上岗。老师和酒店的一些高管、技术人员就在酒店里面给他们上课,但这是一段时间,不是所有的时间。比如说我们的应用电子技术,就推荐到这些地方(企业)去。另外,我们把公司引到学校里,甚至把它设在我们学校。我们有个动画专业。贝思动画有限责任公司和美国筑艺集团都把他们的制作室设在我们学校。我们和企业一起来研究教学计划、技能培养计划。学生在做公司的一些实际项目,通过做实际项目,他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是什么,要求是什么,工作流程是什么,基本标准是什么。通过自己做实际的产品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主持人]:

  那学生反映如何?

  [刘建生]:

  非常好。学生反映说毕业以后就能够很快地上岗。所以这部分高职学生的就业率非常高,每年都高过重庆市高职就业的平均水平,就业率我们今年达到了98%。

  [主持人]:

  这么高?

  [刘建生]:

  2008年达到了98%。

  [主持人]:

  您刚才说把企业引进来,企业对于咱们这种做法,从中获得了什么?

  [刘建生]:

  他非常欢迎,他获得了两个东西:第一,他是有目的的,是按他企业的标准或要求来培养人。第二,他带项目进来,项目做成以后的产品,就是企业的产品,都非常好。而我们要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标准、要求、技能,然后对学生进行训练,这块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另外一块就是我们的继续教育,我有个认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前进,我们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将会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需要的是人员的流动,不是铁板一块。在一生当中,可能有很多种职业的选择,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需要我们的劳动者,要不断的丰富知识,要学习新的技能,甚至不是掌握一门技能,而且很多种技能都要掌握。

  我到了重庆电大以后,原来有一个培训处,后来在2000年建立了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我们开展了一些大规模的培训:注册会计师培训、软件工程师培训,这都是重庆特别需要的。还有重庆市大规模干部培训公共课程工作,另外对十九万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培训。去年市教委批准我们作为重庆市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基地。我们专门租了将近两三百亩地,建立一个素质教育基地,让我们的中小学学生有机会到这个基地里面去锻炼、培训。既有学工的,学农的,学军的,又有教学生防身、防火的,怎么逃生的,怎么保护自己的这样一些东西。

  [主持人]:

  很全面。

  [刘建生]:

  受到很大的欢迎,短短一年的时间,参加这个基地学习培训的学生已经有四五千人。所以我感到今后还要加大继续教育的力度,我希望下一步还要把继续教育做到社区。我有一个梦想:我们电大今后在每个社区,都能建立学习室、学习点,让每个社区的人,能够很方便地(找到想了解的东西),比如说想出国了,要到澳大利亚,但是不知道怎么办手续,在什么地方办手续,那么就到我们这个学习中心来查询,马上就知道了。比如说,觉得不舒服了,要找一种药,就在我们社区学习室查询就知道了。比如说要学一门新技术,不知道这门技术在什么地方,一查询就知道了。而且通过网上能够学到一些东西。我的想法就是,今后的学习形式应该是既有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还有更多的是知识咨询、服务。

  [主持人]:

  知识咨询服务也占一个部分?

  [刘建生]:

  应该是一种,这样的话,大家学有地方,学有知识,学有资源,学有效率,就比较好。

  [主持人]:

  这想法很好。

  [刘建生]:

  另外,大学应该有办学理念,我们提了四句话,八个字:“励志,修德,育能,创新”。希望用这四句话来激励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励志,就是树立远大理想;修德,修习良好的道德,包括职业道德;育能,培养过硬的技能;创新,弘扬创新精神。我们还对学生提出四求的“学风”:“求知、求新、求实、求精”。求知,要有追求知识热望;求新,要开拓创新的精神;求精,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求实,要脚踏实地的学习。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的高等学校,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这个方面我们做了努力。

  首先是加强学历教育,稳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把我们办学的重心,向农村生产第一线,还有边远山区、贫困地区辐射,让这些地方的人能够接受到高等教育。我们到现在已经为重庆输送了二十万毕业生,包括本科、专科,还有中专的学生。这些人现在在重庆市的各行各业都是骨干,我们学生当中有全国劳动模范,有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有世界尤里卡发明金奖的获得者,有青年企业家。前年我们表彰了50位为重庆的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的优秀电大毕业生,大张旗鼓地表彰。我们要激励我们几十万电大学生,为我们重庆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是要努力为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做贡献。因为中央已经批准我们重庆作为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点。在开人代会的时候(因为我是市人大代表),我就在思考,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我们电大怎么来发挥作用,怎么来为城乡统筹做出我们的贡献?所以今年我们接受了市信产局给我们下达的一个重点科研题目,我们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就是统筹城乡远程教育中心和学习平台这个课题。我们就想在我们重庆电大现有资源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能够全市共享的教育平台。这个平台里面,既包括学历教育的一些教育资源,也包括一些非学历教育的教育资源,而且包括我们一些农村、农民喜欢的种养殖技术的教育资源,我们正在开发这个资源,正在做这件事情。

  第三,我就想,我们还继续把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工作做好。我们在不断的推进,关键是要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还有帮助我们一村一名大学生树立新的观念,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知识,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当地的科技、文化、生产的领头羊,这是我们在统筹城乡这个方面,做了这样一些工作,还要继续努力。

  [主持人]:

  您作为校长,您觉得电大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承担着怎样的责任?

  [刘建生]:

  从电大的角度上说,它主要应该是三个方面的责任。第一,就是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因为我们和其他重点大学的发展定位不一样,我们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第二,应该为构建当地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作出贡献。因为电大应该说从本质上讲,我感觉到就是大众化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那么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要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电大有这样广阔的办学网络,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有远程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他应该承担这个责任,这是第二个。第三我感觉到,电大还应该为提高当地市民的素质,做一些公益性的教育活动。

  [主持人]:

  譬如什么?

  [刘建生]:

  譬如说我就在想一件事,现在我们很多农民兄弟进城来了,他们进城来之前,确实也没有进行过一些专门的教育。比如说交通知识的教育,城市一般的生活知识的教育,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教育,甚至语言方面的教育。电大能不能拍一些短片,比如说交通知识,交通安全,城市的一些基本情况,通过电视台能够播放,让他们来之前就知道,这个城市的交通状况,我们应该遵守哪些方面的规则。我们来了以后,怎么去找地方,找用人单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等这样一些公益性的。在这个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我们继续教育学院从去年、前年,今年也在做,就是开展对农民工的培训。我们一期要招两百多人,都是免费的。

  [主持人]:

  招他们培训?

  [刘建生]:

  招他们来培训一些知识。比如说计算机操作知识,还有其他一些知识,市里面也很重视这个工作。今后还要加大这个方面的培训工作,现在我们的场地还受到一些限制,规模不够大,一次就是两、三百人。我们希望一次能够培训上千人,两、三千人那就更好了。所以我就想电大应该在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主要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它应该是发挥骨干作用。另外就是提高市民素质,进行公益性的教育活动,它应该做一些有益的,更多的工作。

  [主持人]:

  刘校长您看,今年是邓小平批示电大成立三十周年,如果要让您对您从事了十年的电大事业说一句话,您最想说的是哪句话?

  [刘建生]:

  我想说的就是,电大工作非常的艰辛,但是电大工作又非常的崇高,选择了这个工作不后悔。选择了这个工作就要尽自己的全力,去把它做好。

  [主持人]:

  好。今天通过刘校长来我们节目现场,我们不仅了解了重庆电大,对刘校长本人也有一个了解。谢谢刘校长来到我们《新闻会客厅》的现场,我们也祝重庆电大越办越好。

  [刘建生]:

  谢谢各位网民朋友,也欢迎你们到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来作客,谢谢!

  作者: 文远  责任编辑: 文远


版权所有:赤峰智能教育网 copy 2005-2010总裁:柴春泽常务站长:高颖E-mail: cfccz@263.net 电 话:13704765925(专收短信)站长:赵杰电话:0476-8666066 8668099

技术支持:启天网络蒙公网安备15040202150519号蒙ICP备20002477号蒙网警:1504020101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