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集锦

党的民族政策教育的一束奇葩

点击数:426更新时间:2013-07-19

  党的民族政策教育的一束奇葩

  -----记赤峰学院组织统战部民族教育的先进事迹

  对于处在民族地区的高校来说,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对于实现学校的和谐稳定,加快推进学校转型发展,顺利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该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各民族师生权利,全面促进各民族师生的共同发展。

  奇葩一:党委高度重视,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

  该校始终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今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下发了《关于在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中继续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后,该校党委按照自治区党委要求,对学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做出安排部署,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在全校师生中继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赤院党组字[2012]53号文件),对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附属单位党组织如何做好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

  按照学校党委的安排部署和活动要求,各总支、直属党支部召开会议对本单位学习宣传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并成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学习宣传计划。各总支、直属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利用每周三集中学习时间,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经验交流会及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宗教事务条例》;《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中宣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民委发[2012]13号);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内党发[2005]20号)等会议和文件精神,并围绕本单位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凝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环境进行了深入地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加强了教职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使广大教职工进一步明确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对实现学校转型发展和“十二五”发展目标的重要意义。

  在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中,该校注重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两课”教师及时将党的民族政策最新理论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并通过大量实例,使同学们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内涵,明确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坚定了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心和决心。

  此外,该校团委也充分发挥了院(系)班三级学生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积极作用,组织学生干部、学生骨干和广大学生集中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理论知识。在学习期间,各民族学生围绕自身在思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促进了各民族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感情,大大增强了各民族学生间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除了理论学习外,该校从多民族学校的校情出发,依据各民族的传统习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每年都举办大学生博克大赛、蒙汉双语校园主持人大赛、蒙汉双语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民族器乐专场文艺晚会等活动,使同学们在活动中既愉悦了身心,又增进了了解交流和相互间的感情提升。此外,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时,该校利用军训及班会时间,通过组织学习进行民族团结专题教育,鼓励不同民族班级相互结对子,建立联谊宿舍等,加强学生民族平等、团结教育,化解隔阂,促进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构建了平等、团结、合作、互助、和谐发展的良好格局。

  奇葩二:加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力度,为少数民族教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该校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在2010年下半年,自治区党委对该校领导班子主要成员做出调整后,新一届班子把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积极为少数民族人才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在学校的支持和鼓励下,少数民族人才增长呈逐年递增趋势。目前,该校少数民族教师考取博士、硕士研究生近百人;少数民族教职工中,教授、副教授有一百多名;少数民族处级以上干部26人。蒙古文史学院敖敦老师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名师。此外,学校还积极鼓励少数民族教师参加国家、自治区学术会议,选派少数民族教师到其他知名高校进修访学,与蒙古国、日本等国家大学合作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大大提高了该校少数民族人才比重,也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奇葩三:加强蒙语授课教学管理工作,民族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日常教学中,该校也采取蒙汉双语教学,如学校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教学单位均采取了蒙汉双语教学,这样可以使蒙古族学生可以接受相关专业的母语授课,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作为高等学校,该校注重加强少数民族学科专业建设,通过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鼓励少数民族教师从事本民族语言的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效果。目前,蒙古语言文学是自治区级品牌专业,《蒙古语修辞学》是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文学概论》、《写作学》、《北方民族史》等6门课程是校级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蒙古文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是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该校蒙古族教师先后主编、参编了22部全国蒙古文本专科统编教材,其中多部教材荣获省部级优秀教材奖,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

  奇葩四:各民族师生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形成了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通过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三个离不开”成为各民族师生的共识。目前,该校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中,各民族教师相互支持、联合作业、互相学习。如在相近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项目申报与研究、教学、学生管理等领域均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教师共同合作进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该校“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是自治区首批七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在这个基地中就有十几名蒙古族教师参与研究;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所、伦理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也是蒙汉两个民族教师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开展研究工作,这样的现象在该校的校园内、各院系、各处室几乎已司空见惯。

  该校领导每年利用节假日到少数民族家庭困难教师家中进行走访慰问,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及家庭遇到的突出困难,并敦促学校相关部门尽快予以解决。工会、团委等职能部门也经常在少数民族贫困师生中搞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有效地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为少数民族师生能够安心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为了使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上学读书,该校每年为这些学生在入学期间开设“绿色通道”,通过帮助他们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奖助学金、创设勤工俭学岗位等措施,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

  总之,作为民族地区的民族学校,该校始终把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坚持常抓不懈,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尤其是在2011年教育部对该校进行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期间,该校各民族师生员工团结奋进、爱岗敬业、顽强拼搏的精神得到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给专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该校各民族师生凝心聚力、奋发进取,正在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全面实现“十二五”改革发展总目标的道路上不断地向前迈进。


版权所有:赤峰智能教育网 copy 2005-2010总裁:柴春泽常务站长:高颖E-mail: cfccz@263.net 电 话:13704765925(专收短信)站长:赵杰电话:0476-8666066 8668099

技术支持:启天网络蒙公网安备15040202150519号蒙ICP备20002477号蒙网警:1504020101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