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集锦

知青文化的本质是草根文化

点击数:809更新时间:2013-08-26

  知青文化的本质是草根文化

  近年来,知青文化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但由于“文化”两字带有浓重的“高雅”色彩,再加上许多原先并不热情参加知青活动的“精英”参与“研究”,有关门研究的倾向,使得知青文化有走向“象牙塔”的危险,故有必要为知青文化正本清源,还其本来面貌:知青文化的本质是草根文化!

  知青,从广义上说,包括文革前通过各种渠道返乡、下乡从事农村劳动的知识青年;从狭义上说,单指文革中尤其是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指示后“被下乡”的城市青年学生。而狭义知青所积累的历史中产生的文化,便是“知青文化”的重点所在。我们研究知青文化,当然应该从此入手。因此,研究知青文化的本质也当然应该认真研究这一群体。

  正如上文所说,知青下乡成为运动是从1968年11月28日毛泽东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后才正式形成的。接受“再教育”既是毛泽东以往提倡“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延续,又有本质的不同:“相结合”双方的地位的平等的;接受“再教育”的接受方明显处于低一等的地位。贫下中农本已处于草根的地位,那么受教育方更处在草根地位。虽然,在日复一日的“再教育”下,许多知青先后走上了领导岗位,但毕竟是少数,广大知青依然奋战在“战天斗地”的第一线,继续着修理地球的艰苦劳作,挥汗如雨,奉献青春乃至鲜血和生命。正是这些在农村最基层艰辛劳作的知青的十年奋战,才形成了知青文化的主流,才有了现在研究知青文化的对象。可见,知青文化的本质是草根文化。

  知青文化不只限于下乡这十年,包括知青返城后重新创业的后三十年。这后三十年的初期,知青需重新找到自己在城市的立足点,以便自己能在城市生存下去。为此,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带着农村十年的创伤和磨练,从生活的最低层做起,有的女知青甚至还当过劳动强度极大的搬运工,有的知青还要遭到自己家人的白眼。就在如此艰难的境遇中,他们不怨天不怨地,最终赢得了城市的认可,站住了脚跟,为知青文化添上了光彩的一页。

  然而正当他们开始新的生活时,改革开放开始了,春风再度神州大地。但改革需要牺牲,那些好不容易在城市立住脚的知青们面临着新的考验,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没文凭,少知识,缺技术,无关系等)再次成为国家前进浪潮的被冲击者,成为体制改革、转型中的下岗对象,再次推动了工作,丢掉了饭碗。面对这一切,知青们再次用在农村十年形成的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意志,从摆摊、帮工、做保姆等最低层的工作做起,养家糊口,为国家分忧,为改革解难,保证了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完全可以说,这是知青文化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一笔正是由知青中的草根写就,研究知青文化当然要从中发掘。

  当然,知青中也形成了一批各方面颇有成就的精英人物。但我们必须看到,一方面他们只占了知青群体的极小一部分,而且他们中虽然也不乏有如某些知青所言“开始不热心知青活动,现在退休了欲满足官瘾而摘桃子”者,但他们毕竟不是知青群体的主流;另一方面我们更应看到的是,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本来就是从基层中涌现出来的,他们现有的成绩也与他们在农村十年奋斗造就的意志品德分不开,是十年农村“再教育”的草根生活养成了他们不怕艰难不怕挫折的意志品德,让他们得以勇敢地面对创业中的种种困难,涉险前行,取得如今的成就。更可贵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取得成功以后没有忘记曾经给予自己“再教育”的农村,以反哺第二故乡的行动感恩故乡的土地故乡的人民。这才是知青精英的主流,而从他们身上散发的文化主流也非精英而是草根,没有十年农村的草根生活就没有他们的今天,没有改革初期的艰苦奋斗草根生涯也没有他们的今天。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自然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知青文学的源头是在当年知青下乡时的田头地边,是在一天劳作后的油灯下坑沿边。知青文学的初兴,是以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伤痕文学”,写出了知青的苦难历程,形成了知青文学的第一波浪潮;接着以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生的《今夜有暴风雪》等为代表的作品,写知青的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对知青生活加以正面的价值肯定,形成知青文学的第二波浪潮;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具有“反思”性质的知青小说,如老鬼的《血色黄昏》、张抗抗的《分界线》等,开展对人性扭曲的思考,掀起知青文学的第三次浪潮;以郭小东《中国知青部落》为代表的第四波浪潮,则体现了知青文学更为深入的思考。而新世纪出现的叶辛的《客过亭》开始了对知青人性的深层剖析,而近期播出的梁晓声编剧的《知青》电视剧则开始了批判“文革”流毒的新知青文学。这些专业作家所写就的文学作品似乎有“精英”文学的倾向,但我们必须看到,无论是作者本人还是作品所反映的内容,都具有“草根”的特征。而这中间我们必须特别关注的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知青回忆录大量涌现,特别可贵的是当知青下乡过去四十年后的今天,许多知青团体纷纷成立,他们编撰出版了许许多多的知青文集,出版了大量的知青杂志,知青草根们撰写的反映知青生活的作品成为了知青文学的主流,成为知青文化主体部分。同时,他们中间又自发组成了许多的群众文艺团体,或唱或舞或咏或摄,自娱自乐;各地知青博物馆、知青广场先后建立,甚至出现了一些官方半官方的以知青为主题的庆典纪念活动,展现出知青文化方兴未艾欣欣向荣的局面。其中,知青本身的活动依旧的文化的主流。

  目前,当年十七八岁风华正茂的知青大多进入晚年,步入退休的行列,他们正以各种方式营造晚年的知青文化。而这晚年的知青文化的主流依旧是草根文化,研究知青文化必须把目光集中到他们的身上,防止知青文化研究走入精英文化的歧路。


版权所有:赤峰智能教育网 copy 2005-2010总裁:柴春泽常务站长:高颖E-mail: cfccz@263.net 电 话:13704765925(专收短信)站长:赵杰电话:0476-8666066 8668099

技术支持:启天网络蒙公网安备15040202150519号蒙ICP备20002477号蒙网警:150402010196号